中國電影票房馬太效應:4%影片撈大半票房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據中新網報道,從票房角度而言,2015年中國電影市場的馬太效應相當明顯。票房1億元以下的電影占到總數的87%,而其票房之和僅占總票房的11%。反觀票房過5億的電影,只占了上映電影總數的約4%,卻貢獻了過半的總票房。

報道稱,艾漫資料與《環球時報》聯合發佈的“2015環球文娛產業大資料指數”顯示,2015年,中國電影總票房已經到了440億元,其中有271億元來自國產影片。總票房同比增長48.7%,僅次於2010年63%的年度增幅。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新增影院1200家,新增熒幕數8000多塊,總熒幕數已經達到31000多塊,距離北美市場的數量還差7000塊。艾漫資料稱,按照2015年的增速,2016年有可能會趕超北美市場的熒幕數。

此外,2015年上星播出的電視劇總計239部,9500集;網絡劇劇目數量總計120部。對此,《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表示:“2015年對於整個中國文化娛樂產業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年份。電影票房超過440億元,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確實太猛了。電視劇以年產超過15000集的製作規模攀升至全球第一,綜藝節目、網絡劇都以勢不可擋的姿態不斷刷新收視率和點擊率新高,中國文化娛樂產業發展之快令全世界感到震撼。”

不過,資料亦顯示,2015年票房收入與影響力並不總成正比。比如,2015年票房冠軍《捉妖記》的票房為24.39億元,而《大聖歸來》票房僅有9.5億元,但是對比兩部影片上映後40天的資料發現,《捉妖記》的艾漫公眾影響力指數為309萬,但《大聖歸來》的公眾影響力指數為735萬,高出兩倍有餘完全與票房資料相反。

事實上,僅從票房角度而言,電影市場的馬太效應也相當明顯。天空之城投資公司總裁范成龍指出,2015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1億元以下的占到87%,這87%的電影的票房之和僅占總票房的11%。這表示,在這一範圍內投資的競爭其實很激烈,過去所謂的低成本投資更有安全感,在實際中已經發生改變。反觀票房5億元以上的電影,整體數量可能只占4%,但是他們貢獻的票房達到了56%。

“我們整個經濟面臨著一個下行壓力,但我們文化產業增速高於整個國民經濟增速,非常不易。目前我們的文化產業還是很薄弱,未來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指出:“美國是世界頭號強國,美國出口按金額計算排在第一位的卻是美國大片。一部電影《阿凡達》,全球票房收入30多億美元,相當於200多億元人民幣,相當多的地級市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到不了這個數。所以說,文化產業是一個重要產業,十八屆三中全會已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讓文化產業成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