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紅毯上的東北花襖 —— 專訪設計師胡社光:服裝是一種行為藝術

亞太日報

text

文 | 亞太日報記者 林月

第68屆戛納電影節上週如期開幕。而今年,在這場電影藝術的國際盛會上,真正撥動中國網民興奮神經的,卻是一條亮相于南法小城二十米紅毯上大紅大綠的禮服裙子。

一裙激起千層浪。無論喜愛與否,各大網絡平台一夜之間被女星張馨予的棉襖禮服刷了屏,叫人很難對其視而不見。中國元素亮相國際,大批網民卻其呼“難以接受”。

女星張馨予5月13日身著服裝設計師胡社光設計的“東北大棉襖”禮服亮相第68屆戛納電影節開幕紅毯

女星張馨予5月13日身著服裝設計師胡社光設計的“東北大棉襖”禮服亮相第68屆戛納電影節開幕紅毯

為此,亞太日報專訪了的“東北花襖”禮服裙背後的服裝設計師——胡社光。

服裝設計師胡社光

面對爭議,胡社光顯得安之若素。“在做這件禮服之前,我已經想到會有不同的言論。因為在中國人心裡,大棉襖、大花布是一件很土的東西。大家一下子接受不了很正常,”胡社光說。“但是我覺得,大棉襖這麼多年仍能存在、能生存下來,說明它本身就是一種藝術。”

其實,戛納紅毯並不是胡社光“東北花襖”的第一次亮相。其同名品牌2015秋冬時裝秀的主題就是東北大棉襖。之所以對花襖元素情有獨鐘,胡社光說:“因為我是內蒙人,東北大棉襖對我來說是小時候的記憶。另外,我在最近這幾年看到很多的中國設計師都想在服裝上展示中國的元素。我覺得,真正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接地氣的時尚應該來自民間。”

胡社光2015秋冬時裝秀

國際時尚舞台對“中國風”的關注著實讓中國老百姓覺得有趣。素有“時尚奧斯卡”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慈善晚宴月初就以“中國:鏡花水月”為題,讓群星演繹了一把心目中的中國。網民興味盎然地點評著Rihanna的“煎餅果子”和Sarah Jessica Parker的“火娃頭飾”時,切實感受到的是西方文化對中國的理解與中國文化對自身認識間存在的差距。

“西方和中國對待服裝、時尚的態度差異很大,對此,我還真的有些話想講,”胡社光對亞太日報記者說。

在網民眼中設計如此“大俗大土”的胡社光,從業經歷卻並不本土。

16歲初中畢業后,因為熱愛美術、迷戀梵高,胡社光帶著50美金,隻身前往荷蘭尋找理想。“我小時候是畫油畫的,去歐洲本來想學油畫。去了以後,發現原來夢想和現實有段距離。生活很現實,需要金錢,語言又不通,而且一個朋友都沒有。”胡社光回憶道:“我在歐洲工作了很多年,吃了許多苦,遇到了種族歧視等種種困難。後來,我考了大學,在阿姆斯特丹大學學習服裝設計。在讀書的時候,我成立了自己的品牌。”學習中,胡社光領悟到國內外服裝設計理念的差異——國內講究服裝實用性,而國外更突出設計理念和靈感。

打拼二十多年,胡社光成為了在歐洲各國時裝界享有聲譽的設計師。2012年,他選擇回國發展,希望能吸取中國歷史文化的靈感,做一些新的創作。在回國的三年裡,胡社光每次舉辦時裝展,都因奇特詭異的風格引起業界注意。在網民大批其設計為“怪力亂神”時,很難想到設計師胡社光曾身為“荷蘭皇室御用晚裝禮服設計師”,為荷蘭女王婭特麗克絲定制服裝十幾年,設計在典雅和時尚間游刃有餘。

對中式絲綢情有獨鐘的荷蘭女王婭特麗克絲

胡社光說:“我不知道為什麼,中國人總是看不起自己,覺得中國的東西就比不上西方。我在國外生活了二十五年,在外國人眼裡,中國是個很神秘的國度,歷史上下五千年,有五十六個民族。對於這些中國元素的設計,外國人覺得很神聖,但在我們自己眼裡,就覺得很土。”

“我們沒有把最美的傳統藝術文化和歷史延伸出去,”他說。“這次東北大棉襖的禮服,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樣子。在外國人的評論里,他們特別喜歡這件棉襖,無論面料、造型還是創意。”

對於網絡評論,胡社光表示並不介意負面觀點。但對於一些諸如在禮服剪裁方面的質疑,他感到困惑。他說:“很多並非服裝界的評論老覺得國外的品牌比中國的好。他忘記了我就是從國外回來,給皇家做了二十多年,懂服裝的一看就知道我的剪裁是很到位的。”

對於國內時裝市場,胡社光認為,中國缺乏真正的高級定制體制,還需要幾年來培養客戶群。他說:“歐洲一直存在這樣一個客戶群,我在國內試過,但沒有成功。”

胡社光工作室

“我覺得國內時裝界現在面臨的危機是新一代的設計師缺乏機遇和好的平台。比如這兩天舉行的北京國際大學生服裝節,能看到很多不錯的設計師。但是在國內,設計師是按年資算的,有老前輩之傳統。其實對我來說藝術是不分年齡的,天生骨子里有的東西跟年齡沒有關係。而年輕人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平台,畢業之後發展不下去,逐漸在市場里消失掉。”

胡社光介紹說,這兩年來,他一直努力通過時裝設計傳播中國文化。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他並沒有想太遠,希望能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情,將自己現在的設計理念延續下去,繼續做一些傳統的、民族的東西。“我想鑽到骨子里去研究中國傳統歷史,”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