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国中国的倡议下,安理会以视频方式举行“非洲和平与安全:推进非洲疫后重建,消除冲突根源”高级别会议。会议期间,中非双方共同发起“支持非洲发展伙伴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在抗击疫情、疫后复苏、贸易投资等领域加大对非洲的支持力度,把资源投向非方最急需的领域,帮助非洲克服困难。5月2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塞内加尔外长艾莎塔通电话时表示,中方愿同包括塞方在内的非洲国家携手努力,共同推动更多国家加入倡议,不断壮大国际社会共助非洲发展的声势,并在中非合作论坛达喀尔会议上拿出落实倡议的具体措施。大疫当前,中非始终高擎团结协作的旗帜,不断推进友好合作走深走实,助推中非友好迈上新台阶。
新冠疫情正给非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非洲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社会秩序趋于稳定......21世纪前10年,在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10个经济体中非洲就有6个。据非洲发展银行估计,到2060年,非洲的经济总量将达到15万亿美元。非洲正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边疆”。但是疫情使非洲稳定向好的势头被逆转。根据非洲开发银行的数据,2020年非洲的GDP萎缩了2.1%,这是非洲大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衰退。2020年大约3000万非洲人因疫情而陷入极端贫困,到2021年,大约3900万非洲人可能陷入极端贫困。2020年外部资金流动中断(包括汇款、外国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官方发展援助),导致非洲货币贬值严重,财政入不敷出,非洲国家财政赤字翻了一番,达到占GDP8.4%的历史最高水平。非洲国家债务负担增加,2021年及以后财政赤字问题依然严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疫情可能导致的“乱局”还未显现。“出路在哪里”成为困扰非洲以及国际社会的重大议题。非洲与世界的抗疫鸿沟在加深,非洲的“和平赤字”在凸显,非洲与世界的“发展差距”在扩大,非洲面临的全球治理不公的困境在加剧。中国作为轮值主席国召开关于非洲和平与发展的视频会议,共同发起“支持非洲发展伙伴倡议”,充分体现了“只要是对非洲人民有益的工作,中国都会毫不犹豫地去做”的中国承诺,充分证明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磅礴生命力。
非洲需要国际对非合作形成合力,帮助其渡过难关。毫无疑问,当前非洲最需要的是公平地获取疫苗,帮助其构筑战胜疫情的防线。根据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非洲在新冠疫苗接种方面落后于其他大多数地区。截至5月19日,非盟的55个成员国共获得3780万剂疫苗,接种了2420万剂疫苗。已完成疫苗接种人口只占非洲总人口0.42%。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4月29日表示,截至目前,有82%的新冠疫苗是在中、高收入国家接种的,而只有0.3%的疫苗是在低收入国家接种的。因此,如果非洲大陆要达到其人口60%的疫苗接种水平,还面临着巨大缺口,需要继续“寻找疫苗”。为缓解非洲疫苗短缺困境,中国已经或正在向30多个非洲国家提供疫苗。埃及与中国科兴公司合作生产的新冠疫苗,将于6月下旬面世。届时埃及将会成为非洲地区内,第一个拥有疫苗生产能力的国家。国药集团疫苗已获得世卫组织紧急使用审批,正在推进向“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供苗事宜。中国政府表态,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豁免新冠疫苗知识产权的诉求,中方完全理解并持支持态度。中国为疫苗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公平可及作出不懈努力。面对非洲成为防疫洼地的可能,中方尽自己所能帮助和动员国际力量支持非洲抗疫,形成强大合力。正如王毅所指出的,国际社会要在防疫物资、药品、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多帮助,尤其要通过无偿援助、优惠采购、技术转让、合作生产等多种方式,确保疫苗在非洲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非洲需要国际资金、项目,促进其经济社会快速恢复。当前,世界多国投入大规模的资金以刺激消费、创造就业。疫情导致的资金困难使非洲投入发展经济的手段有限,再加上债务问题,非洲的经济复苏之路前途坎坷。在这种背景下,非洲期待国际社会加大对非投资。正是在这样的期待下,今年下半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将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召开。这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非洲启动自贸区建设以来,召开的第一届部长级会议。面对非洲的迫切需求,中非将围绕疫苗合作、经济复苏、转型发展三大重点,推进中非合作转型升级。考虑到非洲在疫苗生产上的产业链供应链短板,中方或将考虑加大技术转让,通过合作生产等方式,为非洲提供用得起的疫苗。另外,在充分考虑非洲需要以及项目可持续性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一带一路”倡议或将与非洲各国的经济复苏和转型发展更紧密结合。还有,疫情期间,中非数字合作亮点纷呈。在非洲大陆自贸区启动的背景下,中非或将在“数字经济+非洲制造”等领域,开拓新的合作领域,助力非洲实现转型发展。
回头看,中非友好合作早已硕果累累。往前看,中非友好合作前程似锦。中非友好合作的巨轮势不可挡,稳步前行。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