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據台灣聯合新聞網7月14日報道,特雷莎·梅13日出任英國史上第二位女首相,如若希拉裏.克林頓在11月大選勝出、入主白宮,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女總統,同時德國由總理默克爾執政,國際貨幣基金由拉加德掌舵,聯合國首位女性秘書長又可能在年底前誕生,那麼,這個世界突然間仿佛變成女性的天下。
蘇格蘭也有兩位傑出的女性領導人:蘇格蘭首席大臣暨蘇格蘭民族黨黨魁施特金,以及領導蘇格蘭保守黨的戴維森。北愛爾蘭的首席大臣佛斯特,是另一位女強人。
但環顧全球,女性執政仍是特例,而非常態。據聯合國統計,2015年的數據顯示,世界各國所有的國會議員中,女性只占22%,與20年前的11%相比進步幅度不大。擔任國家元首和政府最高首長的女性更少,分別只有11人和10人;擔任內閣職務的女性比率也偏低,只有17%的內閣部會首長是女性,且職掌的領域以教育和家庭為主。
研究發現,根深蒂固的態度使政壇性別差距惡化——女性對政治較不感興趣,取得政治資訊的管道也較少。女性政治人物也常飽受刻板印象所擾,世人關注的焦點總是偏重於她們的外表。
女性政治人物也常遭遇一些男性不會被問到的問題。如果她們有子女,就會被質疑是否有時間專心從政;如果膝下無子女,就會被視為野心太大。有時候,女性因為這種刻板印象而在政壇跌跤,例如原本有望與特雷莎·梅競逐首相大位的利德森,就因失言而黯然退選,因為她宣稱自己身為3個子女的母親,英國的未來對她而言,比起沒生孩子的特雷莎·梅,更有“切身關係”,引發各界抨擊。
女性領導人當家做主,就一定會有更多女性在政壇出頭天嗎?倫敦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卡拉芙說,未必。英國第一位女首相柴契爾夫人就只任命一位女性出任她的閣員。默克爾提拔了比較多位女性,但也招致未把婦女議題列為施政優先要務的批評。至於希拉裏,則備受許多美國年輕女性厭惡。
特雷莎·梅是保守黨女性團體Women2Win的共同創辦人,成立這個組織的目的是栽培更多保守黨女性,把她們送入國會。儘管梅上臺面臨艱巨的任務,但她已表明,會致力於提升女性在政壇的地位。從她的新內閣有近半數是女性看來,她的確邁出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