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中國制造? 越南大亨開“全國貨”商場

新華國際

text

越南河內V+超市中的水果區,圖:路透

【亞太日報訊】越南一名企業家在首都河內開辦一家只對本國商家開放、只售本國產品的大型商場,期望幫助越南市場減輕對進口自中國等國商品的依賴。

  

據新華國際報道,不論是在越南官方還是民間,“越南人用越南貨”的呼聲由來已久,但進口商品在越南市場仍然占據相當份額。有專家指出,推廣“越南制造”關鍵在於切實提高越南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

  

“純越南”商場

  

這家名為V+的商場坐落在河內二征夫人郡,總面積2.5萬平方米,由釀造和建築業大亨阮友堂投資建造,今年2月開張。

  

商場內設有數千個鋪位,出售的商品從手提包、鞋子到堅果、飾品,種類繁多。

  

特別之處在於,V+商場所有鋪位招商只對出售本國產品的本國商家開放,謝絕外國商家或出售進口商品的本國商家進駐。

  

商場開張前,阮友堂告訴媒體記者,他想開辦一家“純越南”的商場,以鼓勵越南產品的生產、銷售和消費。

  

開張半年多來,這家商場頗受歡迎。路透社8月30日報道,商場共有5層營業面積中,其中兩層已經開滿商鋪,另外3層正在招商,准備開業。

  

阮友堂說,在進口商品帶來的壓力下,越南商品制造和銷售業“面臨滅亡”。他投資2700萬美元開辦“國貨”商場,正是想挽救“越南制造”。

  

阮友堂這一舉措可以說是越南民間響應“越南人用越南貨”倡議的行動之一。而在官方層面,據新華社駐河內記者樂豔娜了解,這一口號已經發起多年,相關活動近期也在各省舉行。

  

免租促降價

  

過去十年來,中國一直是越南最大的貿易夥伴國,“中國制造”在越南頗有市場。樂豔娜了解到,中國商品暢銷越南市場的主要原因在於價格優勢。

  

那麼,V+商場如何使“越南制造”在價格方面具備與進口產品的競爭力呢?

  

越南《青年報》報道,V+商場為符合入駐條件的商家提供免50年租金的優惠條件,只收取利潤的1%,用於水電和保潔費用,以降低商家經營成本。

  

按照阮友堂的說法,V+商場的商品售價比其他商店低30%至50%,可能成為“東南亞地區(商品價格)最便宜的地方之一”。

  

阮友堂把補貼商家以壓低商品價格的做法,視為鼓勵消費者購買本國產品、避免本國商品制造和銷售商倒閉的有效途徑,並積極遊說政府在全國推廣“V+模式”。

  

不過,亞洲發展銀行經濟學家多米尼克·梅勒認為,要推廣“越南制造”,政府需要轉變思路和自身角色。與其向商家提供“覆蓋式”的補貼,不如有針對性地支持最具競爭力的產業和商家,參與國際競爭。

  

梅勒說:“(政府)需要從覆蓋式的補貼,轉向對有能力參與競爭並融入全球價值鏈的產業和商家提供針對性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