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寫在撒馬爾罕的時空對話

text

新華社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6月9日電記者手記:寫在撒馬爾罕的時空對話

新華社記者張崇防

在中國萬里長城最西端——嘉峪關的某個烽火臺,一個古舊、破損的郵袋被發現,裏面裝有一封用粟特文寫成、寄往今天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的信件。這封信寫於4世紀初,雖然已成殘片,但提及的金子、麝香、胡椒、樟腦、亞麻布、小麥和中國銅錢等內容清晰可見。

寄信人如今早已不知所蹤,但想必其心中曾一直苦盼回音。“中國媒體絲路行”記者有幸走訪撒馬爾罕,見其故土新貌,遂穿越時空約1700年從撒馬爾罕回書一封:

來信收悉。家鄉馬拉坎達城如今已改稱撒馬爾罕。你離開的這段時間,我們的城市一次又一次被摧毀,但又一次又一次被重建,而且更加輝煌、更加完美。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在攻佔這座城市後發出慨嘆:“關於馬拉坎達城,我所聽到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只是它比我想像的還要壯觀。”

此後相當長的時間內,這座城市成為了通商重地。中國漢朝皇帝派張騫來到西域,發現了我們作為商者的能力。隨後,你和其他人一起沿著那條絲綢之路的漫漫長途,去了那遙遠而神秘的中國。

你們在那裏的首個亮相就被刮目相看。那時你們被稱作粟特人,而粟特語一度成為絲綢之路貿易中的通用語言。中國人說粟特人是天生的商者,孩子從5歲起就學做生意,12歲時就被送往鄰國經商。

你和其他先民把葡萄藤、苜蓿以及費爾幹納盆地的“天馬”運到中國,還將波斯的銀器、波羅的海的琥珀、地中海的珊瑚等奢侈品傳入中國。聽說,你們當中有些人已在敦煌定居,甚至被授予官啣,還被賜予“安”姓。

轉眼到了14世紀,城市已易名為撒馬爾罕。出生於附近的帖木爾來了。他自稱是成吉思汗的後裔,自立為帝並施展雄才大略,其統治的疆域最大時超過500萬平方公里。撒馬爾罕這個名字更是顯赫一時。

我們為帖木爾自豪,他不僅僅創造過一個龐大帝國,更有文化藝術上的造詣。帖木爾被譽為大批出色文學家“眾多星辰中最亮的一顆”。他還是一位偉大的建築師。為了紀念他的岳母而建造的清真寺堪稱撒馬爾罕城中最宏偉的建築。

西方國家的使節曾路過我們的家鄉。他們計劃經阿克蘇、庫車、吐魯番和哈密,然後過嘉峪關去朝見明朝的皇帝。在撒馬爾罕,他們曾受到帖木爾的接見。城裏的一切都讓他們印象深刻,其中包括帖木爾親自監督建造的兩大花園——“新花園”和“悅心花園”。其寬敞、高大的入口用金黃和藍色瓷磚裝飾得異常漂亮。園子四週築有封閉式圍墻,也全都用金黃色和藍色琉璃瓦裝飾。圍墻內有很多果樹,彎曲的道路,以及裝有噴泉的方形水池,園內還有鍍金飾銀的屏風。在那裏,帖木爾與客人們杯觥交錯,暢快地品嘗著羊肉、馬肉、白杏、葡萄和金色的甜瓜等特色食物。

時光進入到近現代,烏茲別克斯坦曾作為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起初撒馬爾罕是這個加盟共和國的首都,後來讓位於絲綢之路上的另一個重要城市塔什幹。再後來,烏茲別克斯坦獲得了獨立,開始更多地使用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歲月悠悠,古往今來,大漠駝鈴,嫋嫋孤煙,如此久遠地未見音信,怎不讓人擔憂、掛念?

近來,中國新提絲綢之路復興大計,欲讓天塹變通途,人們聽後無不動容。在我們的心中,這條路從來就沒有斷過,今後必會更加通達。

切記,旅途艱辛當結伴而行。罕有單憑一人就能成功走完的旅程。絲綢之路如是,人生道路亦如是。

紙短而思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