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五週年:災區重建依舊緩慢

亞太日報

text

這是3月5日在日本岩手縣大船渡市拍攝的一處重建施工工地。

【亞太日報訊】綜合媒體報道,日本即將迎來“3·11”地震海嘯災難五週年紀念日,但災區重建速度依舊緩慢。統計顯示,由於“暫時失地”和公租房建設遲滯,截至今年1月,受災的岩手縣、宮城縣和福島縣仍有約5.9萬名災民居住在臨時板房,相當於每兩名失去家園的災民中,就有一人仍未獲得永久性安置。日本《讀賣新聞》日前對福島、宮城和岩手三縣500名災民實施的一項民調顯示,75%的災民表示“重建進度滯後於當初預期”。

這是3月6日在日本岩手縣陸前高田市拍攝的一處被海嘯損毀的建築。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近日在針對福島縣民眾所進行的輿論調查中,對於“是否對泄漏的放射性物質將會給自己及家人造成影響而感到不安”這一問題,有21%的受訪者表示“感到非常不安”,有47%的受訪者表示“感到一定程度的不安”。此外,有42%的受訪者“非常擔憂”在對核反應堆進行廢棄操作過程中會發生重大事故,另有43%的受訪者對該問題懷有“一定程度的擔憂”。

這是3月6日在日本岩手縣陸前高田市拍攝的一處重建施工工地。

福島核事故是人類和平利用核能曆史上一次空前的災難。如果說當面對沒有先例的非常事態時,日本政府及東京電力公司在事故發生之初,在相應的處置措施上出現種種失誤和疏漏尚屬情有可原,那麼,當事故已經過去整整五年,對該事故的後續處理仍然進展遲緩,日本政府及東京電力公司恐怕就難辭其咎了。

這是3月6日在日本岩手縣陸前高田市拍攝的一處重建工地。

據光明日報11日報道稱,五年來,日本民眾隔三岔五地在各大媒體上看到日本政府相關部門以及東京電力公司又針對福島核事故的後續處理工作討論了新政策、制訂了新方案、研究了新措施、提出了新辦法等好消息。然而,往往過不了多久,人們就又沮喪地看到這些新政策和新方案擱淺、新措施和新辦法無效的壞消息。從有“地下冰封長城”之稱的“凍土遮水壁工程”不斷出現意外,到變形金剛般科幻的遙控機器人反複出現故障,從成百上千噸高濃度放射性汙水一次又一次被或有意或無意地泄漏至大海,到計劃將持續長達40年之久的核反應堆廢棄作業,無論是災區的受災民眾和全體日本國民,還是全世界關注福島核事故處理進展的相關領域專家和媒體工作者,早已無奈地習慣了日本政府及東京電力公司的拖遝和低效。

這是3月5日在日本岩手縣大船渡市拍攝的一處正在修復的受損建築。

五年前,天災人禍之下,福島淪為“輻”島。如今五年過去,核輻射的陰雲何時才能散盡,令人望而生畏的輻射之地何時才能恢複往昔幸福家園的模樣,人們依舊等待著日本政府的答案。

這是3月6日在岩手縣陸前高田市拍攝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競選廣告,廣告標語寫著“地方才是經濟成長的主角”。

(本文圖片來源:新華社;圖文編輯:許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