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杀》
[英] 希拉里·曼特尔 著 黄昱宁 译
《暗杀》的作者希拉里·曼特尔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评论家,曾凭借《狼厅》和《提堂》两部围绕英王亨利八世大臣托马斯·克伦威尔展开的历史小说,于2009年和2012年两次获得布克文学奖,是第一位两次获此殊荣的女性作家。布克奖评委会主席彼得·斯托瑟德称赞曼特尔是“当代最伟大的英语小说家,改写了历史小说的艺术”。
然而,2014年,曼特尔却因一篇名为《刺杀撒切尔》的短篇小说陷入争议。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一名英国妇女因自家公寓恰好位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修养的医院对面,而被一名爱尔兰共和军枪手闯入家中,试图在此刺杀撒切尔。曼特尔的创作灵感源于她的亲身经历,她说这个故事在自己心中已经酝酿了三十年。1983年,当时住在温莎的曼特尔站在自家窗边,看见了接受完眼疾手术的撒切尔夫人正在医院的花园里休息,她心想:“如果我不是我,而是另外一个人,她已经死定了。”曼特尔在接受采访时毫无避讳地说自己对撒切尔充满厌恶,认为她在执政期间给英国造成了长久破坏。小说的发表和曼特尔的言论引发了巨大争议,谴责之声不断。撒切尔夫人的前公关顾问甚至认为曼特尔应接受警方调查,并去看看心理医生。
这篇《刺杀撒切尔夫人》就被收录在曼特尔这本短篇小说集《暗杀》当中。这本集子收录的作品涉及题材广泛,译者黄昱宁评价说,虽然这些故事“很难归入既有的类型”,但“都逼真地展现了几十年来社会政治问题如何渗入英国的日常生活”。
《作家们》
[美] 巴里·吉福德 著 晓风 译
大卫·林奇1990年的电影《我心狂野》根据美国作家巴里·吉福德的同名小说改编,一举摘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这让吉福德的创作生涯从此走上坦途。此后,吉福德不仅多次为大卫·林奇的作品编写剧本,更凭借创作以墨西哥和死亡圣神教为背景的犯罪小说而声名鹊起。
《作家们》是吉福德的一部短剧集,他用13篇幽默简洁的对话描绘了世界文学史上16位重要作家的生命片段,包括海明威、杰克·凯鲁亚克、加缪、兰波、普鲁斯特、波德莱尔、艾米莉·狄金森和贝克特等。吉福德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他是因为听了一段乔伊斯朗诵的录音,才萌发了写作这本书的念头。
在那段八分钟的录音里,乔伊斯朗读了自己的《芬尼根的守灵夜》选段,乔伊斯“轻快的尖嗓音”让他联想到“利菲河漫过石块,流经都柏林”。他创作《作家们》的动机就是“让他们(作家们)自己为自己说话”。吉福德试图通过撰写短剧展现这些作家的真实生活,利用对话展示他们生命中最能体现其性格和思想的瞬间。于是在书中,你可以看见在古巴的家中喝得醉醺醺的海明威、躺在病榻上自言自语的普鲁斯特、和妓女讨论国家机器的加缪、到死都厌恶自己的国家的兰波……
吉福德在“作者的话”里说自己对作家们的生平信息进行了艺术加工。《作家们》并非完全虚构,其中包含了很多真实的事件和细节,比如海明威确实在古巴生活过而且酗酒、波德莱尔的确有一位叫让娜·杜瓦尔的情妇、贝克特确实给乔伊斯做过助手。通过展现这些文学大师的人生剪影,吉福德试图回答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生死?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将自己献身于艺术意味着什么?对艺术家来说,又怎样定义成功与失败?读者不妨带着这几个问题去书中寻找答案。
《巫女考》
[日]柳田国男 著 姚奕崴 译
柳田国男是日本现代民俗学的奠基人、日本从事民俗学田野调查的第一人,终生从事日本民间风俗和民间故事的调查和研究。柳田国男将民俗学视为发现日本国民性、反映民众心理和信仰、建立日本新国学的重要途径,被誉为“日本民俗学之父”。他的代表作之一《远野物语》就是一本传说故事集,收录了流传于日本远野地区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如天狗、河童、妖怪、仙人等,表现了在严苛的自然条件下,远野人民对自然的崇敬、畏惧。
《巫女考》收录的则是柳田国男围绕“巫女”所作的研究论文。在古代日本,人们认为女性生来具有某种神秘力量,是拥有更为高雅和卓越信仰的人,于是将祭祀的工作委任给她们,造就了"巫女"这一日本特有的职业。
柳田国男在书中以巫女研究为中心,用详实的考据剖析“巫女”这一称谓的来源、意义;同时也不仅仅拘泥于巫女,顺而谈及了其他神谕业者,讲述了日本神话中海神惠比寿与谷物神稻荷下凡等传说。柳田国男说:“日本巫女这一阶层,在漫长的历史当中,其血脉也早已与我们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如果你对日本的历史、文化颇感兴趣,对日本民族性格的形成感到好奇,这本书或可为你提供一则独特视角。
《安第斯山脉的生与死:追寻土匪、英雄和革命者的足迹》
[美]金·麦夸里 著 冯璇 译
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在南美洲大陆上绵延4300英里。千百年来,安第斯山脉见证了各种各样壮观的、充满戏剧性的甚至血腥事件的发生,也孕育了世界上一些伟大的文明。金·麦夸里的新书《安第斯山脉的生与死:追寻土匪、英雄和革命者的足迹》就为读者展现了一次穿越安第斯山脉的迷人旅程。
作者金·麦夸里是一名美国作家、人类学家,也是一位四次获得艾美奖的纪录片制作人。在秘鲁生活的四年时间里,麦夸里心里一直埋藏着穿越安第斯山脉的愿望,他渴望通过冒险去“探寻那些南美大陆上的最有意思的故事”。于是,麦夸里一边穿越安第斯,一边收集着安第斯的故事。南美大陆上最早的文明来自哪里?印加人为什么在山顶上将孩子当作祭品献上?传说中拥有无尽黄金的埃尔多拉多国王和冷酷无情的麦德林贩毒集团首领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达尔文在科隆群岛上收集的鸟类标本是否是失败的?带着这些问题,麦夸里通过实地考察和采访,亲身探寻那些让他着迷的故事和人物,探寻那些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南美洲历史和文化的事件。
最终麦夸里发现,“这些故事其实都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就像一块面积巨大、纹路复杂的织锦一样覆盖在这一整片大陆上。”“无论是关于达尔文在冰冻的巴塔哥尼亚地区的非凡航行,还是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殒命,麦夸里都展示出了他一贯的叙事功力和过人的知识储备。”美国作家斯科特·华莱士读罢曾如此盛赞。
《傅秉常日记》
傅秉常 / 傅锜华 著 张力 校注
傅秉常是中华民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官,曾于1946年参加巴黎和会,还参与过民法和海商法的修订、撰写过宪法草案,经历波折,见识丰富。 他也是国民政府的最后一任驻苏联大使,这本《傅秉常日记》收录的就是他1943至1945年间出任苏联大使期间的日记。
日记内容丰富,既包括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的情况、二战后重建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关系,也涉及对国民政府政策的评述、在苏联时的见闻。透过这本日记,一些重要的历史信息展现在我们眼前。比如傅秉常曾在日本侵略中国期间向苏联寻求援助,签订了1亿美元信用贷款购买军事装备的协定;再比如他在1943年担任苏联大使之后,经常组织社交活动,以此增进与盟国外交人员的关系并搜集情报。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傅秉常的记录一窥战时苏联民众的日常生活以及不同国家外交官的百态。傅秉常的特殊身份使得他的日记成为珍贵的史料,为研究民国历史的学者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音乐与情感》
[美]查尔斯·罗森 著 罗逍然 译
音乐的意义是什么?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们对这一抽象艺术的意义必将给出不同的答案。对于著名钢琴家与音乐学家查尔斯·罗森来说,音乐的意义就在于它所传达的情感,“理解音乐,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当你聆听的时候能够获得享受”。
他在《音乐与情感》这本书中详细地论述了这一观点,通过选取爱乐者耳熟能详的一些作品乐谱作为范例,罗森从每一个小节甚至每一个音符出发,帮助读者理解不同作曲家的音乐风格、他们受到了前人的什么影响、利用何种方式传递不同的情感,以此帮助爱乐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经典音乐作品。
罗森写作这本书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回应当时音乐学界最主要的研究潮流——“话题理论”。话题理论把音乐看作一个符号体系进行研究,将其放进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语境当中;罗森则坚信“要理解音乐,并不需要强记什么艰涩深奥的密码”。他在书中通过对乐谱的详细分析来解释音乐对人类产生的最为直接和深刻的影响——情感。正如《音乐与情感》的译者所说:“作为喜爱音乐的读者,我们并不需要进行取舍。不同的研究方式为我们说明了音乐在不同层次上所含有的意义。”罗森的音乐情感论为热爱音乐的人提供了“话题理论”之外的另一种新鲜视角,丰富了听者对音乐的感受与思考。
《与奥逊·威尔斯共进午餐》
[美] 奥逊·威尔斯/亨利·雅格洛 口述 彼得·比斯金德 编 黄渊 译
奥逊·威尔斯是二十世纪著名的美国导演、编剧和演员。他26岁时拍摄的电影《公民凯恩》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这部电影在拍摄技术、叙事手法等各个层面都大大突破了电影艺术原有的表现手法,曾获得1941年奥斯卡奖七项提名,并最终获得最佳原创剧本奖。
然而,在《公民凯恩》之后,威尔斯的每部影片都历经磨难,有的被电影公司高层粗暴剪辑,有的遭遇票房惨败,威尔斯甚至被电影公司扫地出门。此后几十年间,他都不得不利用做演员的片酬为电影筹资。晚年的威尔斯奔走于欧美两个大陆,出演其他人执导的电影和广告,出席各种活动和电视节目,却仍然没有足够的钱拍自己想拍的电影。法国新浪潮电影的领军人物特吕弗说:“威尔斯的真正悲剧在于三十年来他花了那么多时间和权力无边的制片人打交道,他们请他抽雪茄烟,却连一百英尺胶片都不舍得给他。”
《与奥逊·威尔斯共进午餐》记录的是威尔斯在人生的最后三年,与好友亨利·雅格洛共进午餐时的私人谈话。对话中有威尔斯对国际政治的看法,对影史名作的评价、对旧相识——罗斯福、丘吉尔、卓别林、玛琳·黛德丽——的叙述,对自己晚年穷困潦倒、无片可拍的愤懑。他说希区柯克的《后窗》是部愚蠢透顶的电影;说《教父》是对意大利黑帮子虚乌有的美化;说电影明星这种生物和表演全无关系,只要让观众喜欢……这位才华横溢又狂妄自大的艺术家直言不讳,观点辛辣又不失幽默,有时候甚至显得粗鲁无理,但他的观点总不落俗套,一针见血。这本对话录将会带你见识一个电影之外、真实而不做作的威尔斯,一个才华横溢又极度狂傲的电影艺术家。
《海洋中的爱与性》
[美] 玛拉·J. 哈尔特 著 黄波 译
海洋生物如何求爱与交配?雄性抹香鲸会寻遍整个太平洋,只为找到自己的伴侣;雄性小丑鱼可以在异性伴侣缺乏的情况下,变成雌性与其他雄性交配;食骨蠕虫的母虫体内充满了极其微小的公虫,这些公虫成天都在射精;石斑鱼会举办盛大的满月性派对……这些听上去神奇有趣,甚至有点匪夷所思的海洋动物繁衍行为都在《海洋中的爱与性》一书中得到了描述和说明。
这是一本科普海洋动物性行为的书,全书用拟人化的语言介绍严谨的科学知识,幽默风趣,形象生动。不仅搭配插图,还会根据每章内容推荐相应的背景音乐,力图以充满趣味的方式让读者领略各种海洋生物的交配、繁衍过程。
书的作者玛拉·J. 哈尔特是一名珊瑚礁生态学家,长期致力于保护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生物,创作这本书的动机也是为了宣传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性。在一次派对上,哈尔特偶然告诉一位女士发光鹦鲷这种鱼类可以转换性别,同时体验到两个性别的生活。她惊讶地发现,这一信息迅速在整个派对上传播,不断有人讨论。哈尔特意识到,“海洋拥有最不可思议的性爱故事。如果我们能够幽默地谈论性的话题,实际上就是在传播信息。因为最成功的性爱就是持续发展的核心——它保证了海洋的丰富性。”我们对性懂得越多,就越能借助这股力量朝着恢复海洋生产力的方向发展。因此,除了在书中向读者普及海洋动物的性,哈尔特还说明了减少人类捕捞和污染、为海洋生物营造安全交配环境的重要意义。
《引力波:发现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缺失的“最后一块拼图”》
[美]珍娜·莱文 著 胡小锐 / 万慧 译
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论文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100年后的2016年,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发现引力波。探测引力波是难度最大的前沿科技之一,也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物理学基础研究。LIGO执行主任大卫·瑞兹表示,正如望远镜开辟了现代观测天文学,引力波的发现,开辟了观测宇宙一扇新的窗户。
引力波是什么?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在十几亿年前,在宇宙的某个地方,两个黑洞发生了碰撞并合并,当黑洞合并时,无数能量以引力波的形式向外传播,时空也会因受到影响而产生波动,因此引力波也被比喻为时空 “涟漪”。然而,直到去年LIGO团队宣布他们探测到引力波之前,从来没有人听到过引力波,引力波也从未被任何仪器精确地探测到过。
哥伦比亚大学天文学教授珍娜·莱文的新书《引力波》记录了美国LIGO科研团队的科学家们50多年来坚持不懈探测引力波的过程。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LIGO科学合作组织(LSC)成员,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曹军威说:“这并不是一本介绍引力波天文和物理的高冷科普读物,实际上它在探讨人、自然与科学的关系。”这本书实际上是在讲故事,一则关于引力波是如何被发现的故事,莱文记录了科学家们在此过程中经历的漫长等待和考验。除了技术的限制,他们还必须面对资金短缺、自我怀疑,甚至团队成员间的争执与猜忌。也正因如此,最后的成功才显得弥足珍贵,也凸显了科学家们对探索宇宙的热情和坚持。用作者莱文自己的话来说,《引力波》既是一部引力波编年史,也是献给那些矢志不渝、坚持不懈的实验人员以及愚公移山式的科学精神的一首赞歌。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