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TPP難以替代中國 亞洲國家或兩邊兼顧

參考消息

text

【亞太日報訊】美媒稱,《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被視為美國在與中國的亞洲影響力之爭中取得的一次勝利。該地區正擔心自己過分依賴增長不斷放緩的中國經濟。因此,美國的盟友對上述12國協議將帶來的影響表示樂觀。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6日報導,協定尚需獲得各國議會批准。分析人士認為,其經濟影響可能不會像華盛頓預期的那樣廣泛。不過,奧巴馬兌現了達成該協定的承諾,僅僅這個事實就使亞洲盟友如釋重負。外界認為該協議是在抗衡中國為擴大自身在貿易及其他領域的影響力而付出的努力,比如在南中國海有爭議海域造島以及成立新的地區性開發銀行與西方主導的銀行競爭。

報導稱,前新加坡外交部常務秘書比拉哈裡·考西坎說:“TPP可能不會像美國所說的那樣顛覆遊戲規則,但如果無法締結TPP,肯定會對美國的信譽構成打擊。”

在美國取勝之際,中國在亞洲的地位岌岌可危,原因是外界對其經濟狀況產生了懷疑。中國經濟正在以25年來最緩慢的速度增長,使整個地區感到恐懼。不過,儘管有所放緩,但中國經濟增速仍超過大多數工業化國家,而且中國與本地區幾乎所有國家的經濟關係都有所加強。

報導稱,有些專家說,上述貿易協定不太可能改變這一點,但它是美國在亞洲持久力的重要象徵。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埃斯瓦爾·普拉薩德說:“這至少暫時在亞洲阻止了美國影響力的必然衰退和中國影響力的相應增強。”

即便當華盛頓談論對亞洲的新關注時,中國與美國在該地區盟友的經濟關係也在穩步擴展。許多亞太國家如今與中國達成了貿易協定,這些國家把中國視為重要的交易夥伴。例如,澳大利亞6月份與中國簽署了一項自貿協定。

外界認為,中國還在以其他方式取勝。儘管其在東亞的戰略實力尚無法與美國抗衡,但金融形勢正在迅速發生變化。華盛頓智庫美洲對話研究中心在7月的一份報告中說,中國成了本地區的主要債權國。該報告說:“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向本地區提供的貸款額超過了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的總和。”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專家尼古拉斯·拉迪說,從美國在亞洲與中國的貿易競爭來看,該協議只能使美國企業比中國企業“略占”優勢,因為兩國對該協議的亞洲成員國的出口商品範圍幾乎沒有重疊之處。

拉迪說:“中國起初對TPP充滿敵意,但如今態度明顯緩和了許多。”不過,如果中國像國內的改革派經濟學家建議的那樣考慮加入TPP,政府就必須加大經濟改革力度,以達到該協議的標準。

在日本發表的一份令人驚訝的聲明中,與中國關係惡劣的安倍晉三建議中國成為該協議的成員國。安倍說:“如果中國未來加入TPP,將會對日本的安全和亞太地區的穩定作出巨大貢獻,這將具有極其重大的戰略意義。”

報導稱,不過,國立澳大利亞大學教授彼得·德賴斯代爾說,中國十有八九不會加入TPP,而且會因此而更加努力通過其他手段鞏固在東亞的經濟關係。

德賴斯代爾說:“即便中國的經濟增長率比現在低2-3個百分點,該地區任何國家的重大業務也都會把中國列為重要因素。由於中國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加入TPP,所以中國及其東亞夥伴將會更迫切地想要加強經濟關係。”

報導稱,考西坎說,儘管美國在亞洲的盟友普遍對完成談判表示歡迎,但美國不應該認為亞洲國家想在華盛頓與北京之間選邊站隊。他說:“沒人認為TPP可以替代中國。美國很重要,中國也很重要。我們可以兩邊兼顧。中國是個令人無法忽視的重大經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