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点评进入移动打车市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移动打车市场不是一个能够被垄断的市场,基于消费场景的自然延伸,美团点评有机会崛起为移动打车市场新的一极。
最近互联网应用行业一个小热点是美团的王兴决定进入程维的滴滴打车行业,虽然暂时只在南京一地开展了这种业务。这个业务一旦磨合成功,向全国扩张是必然的。
王兴在业界能打是出了名的,我说他是白起转世,都说很对。王兴对美团进入打车行业的解释是,有30%的打车是去吃饭,或者说有70%的吃饭是打车去之类的。他是做吃饭生意的,因此延伸到打车行业很自然。
后来,有个媒体采访了滴滴的程维,文章极长,里面有一段说成吉思汗和西夏外交的事,大意是西夏杀了蒙古的使者,商队之类的。蒙古忍无可忍,下了一道战书,罗里吧嗦的,成吉思汗改成了五个字“尔要战,便战”。
程维还说,世界上的牛逼公司都是往深里做,一个业务整成全球业务。而中国公司喜欢横向发展,在中国这个区域做很多业务。
也有传,说滴滴也准备进入餐饮外卖行业,但未见实际行动。有人写文分析过二者相互进入对方的难度。从商业环节来说,打车比较容易做,但外卖比较难整。作为一个消费者也很清楚,打车是消费者和司机之间的交易,两者分别装一个滴滴软件即可,也基本上不存在满意度,服务质量管理之类的复杂问题。外卖则是顾客通过美团给饭馆下订单,美团根据这个订单找合适的人给顾客送过来,顾客要支付两份钱,一份给餐馆,一份给送货员,送会员不像司机是现成的,转上软件即可,需要美团自己去发展,起码相当长时间是这样的。听起来送外卖的业务都复杂。
从纸面上看打车进入外卖比较难,外卖攻击打车比较容易。
这种分析是很粗糙的,粗糙到足以颠倒黑白的程度。就比好说进入搜索引擎行业也很容易,搞一个搜索条就可以了,连中间的服务人员都不需要。
有王兴在,我觉得挺好。因为他不断的琢磨跨界扩展打法。这也是互联网新时代的一个特征,以前人们认为进入另外的一方霸占的地盘是不可能的,现在就不这么想了。每家公司都希望进入许多细分领域的地盘,不管是PC上的程序还是手机上的APP,许多公司都做了全家桶。
但全家桶公司和王兴不一样,多数全家桶只是试试,反正都是编码,老板把人招来,开发的人自然会去找事,挡都挡不住。王兴是真干,真想全力进入一个新领域。
互联网那么多领域,到底哪个领域容易垄断封闭,哪个行当会经久不息的竞争?
我敢说,这个问题没有被深入的琢磨过。不然,互联网行业不会是一种估值模式,都是一种上来就烧钱,指望把别人烧死,然后垄断的模式。就好比,你干传统行业也打价格战,但很少有以垄断为目的的价格战,因为大家已经认识到在这样的行业垄断是不可能的。但互联网不一样,大家认为只要沾上互联网,必然垄断,这是现在投资、烧钱、战略的基本假设。
我觉得这个假设需要细化,并不靠谱。有的业务容易垄断,有的则像传统行业一样,天然不存在垄断的可行性。
分析一下许多互联网应用,垄断业务具有以下特征:
1、用户之间相互关联。大家已经知道,我说的QQ、微信之类的业务。阿里怒推往来,又奋力推钉钉,成效不大,就是因为这个因素。我们假设从明天起中国移动的电话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不互通了。联通和电信很快就死掉,这是必然的。腾讯和所有的社交软件都是彼此不互通的电信网,当然是大吃小,后来的非常难以进入,这是FaceBook花了192亿美元购买WhatsApp的原因。
2、免费护城河。设想一下加入搜索引擎收费,阿里没有淘宝上的免费入住的商家,游戏上了的用户都收费。那么,他们的商业模式就脆弱许多。只要收费,竞争者就可以用更低的收费吸引顾客。如果免费,竞争者就只能贴钱吸引顾客,而贴钱这种依赖不可持续,二来它会导致消费者行为逆向选择。在15年前,第一波互联网竞争的时候,掏钱买点击已经是寻常战法,并不新鲜。后来呢?这些负收费或者贴钱玩的基本上没有人玩起来。现在支付宝为了和微信竞争支付,也大打出手,通过补贴吸引用户用支付宝。当然,这个具体案例非常复杂,我要是马云也会这么搞,此文不做深入分析。但是,免费这个护城河是非常坚固的。试想当年WPS为啥无法从Office嘴里抢下一块肉?因为有大量盗版的Office是正版的护城河,竞争者无法下手。
3、重资产,长流程,复杂业务。经纬投资曾表示他们投了很多公司,总结了一些经验,第一条就是要把业务做重。这与传统行业的规律没有什么区别,汽车行业进入难就是因为投资太大,资产太重,把水烧开需要的能量太多。现在手机行业门槛也高了,不是因为生产技术之类的投资,而是,在市场中需要极重的资产才有可能砸开一个口子。贾跃亭在手机行业烧了百亿,干到年销量2000万台,还是倒下了。这个行业要想搞定,你准备300亿资金去烧,冒这么大的风险,就没有人敢投入了。
除了这三点,我觉得不需要第四点。诸如用户使用习惯之类的,并不是太大的门槛。用户手机上装了美团,再扩展一个打车功能,然后时机成熟再单独搞一个美团打车的应用,由于用户手机里面普遍装了美团,这有何不可?
依我看,移动打车这个应用是被严重高估的,高估的原因是本来就不是天然垄断行业,却粗糙的看成了天然垄断。它(滴滴出行)现在估值565亿美元,我要是能拿出100亿美元,把市场干到20%就是值得的。有人又说想象空间之类的,比如自动驾驶、天下汽车共享、新能源之类的。这样想都扯的太远了。扯这么远,为什么比亚迪搞不得?大众汽车搞不得?华为搞不得?所以,扯淡也要有边界。
那么,最后的一个问题是不天然垄断的业务就不值钱吗?
显然不是啊,现在世界第一市值的苹果公司的业务就不是天然垄断的,在手机行业,它的占有率只有13%左右,还是赚很多钱啊,苹果想谋求垄断都做不到。
如果一个互联网细分行业,没有这三点作为护城河,有条件的话,就大胆的攻击之。这三个条件,我觉得是有顺序的,第一个条件极难攻破,第二个条件,有许多攻破的案例,比如,微软的浏览器是捆绑免费的,现在市场份额早就跌到50%以下了。至于重资产门槛是传统行业的进入壁垒,都被充分分析、实践过很多遍了。
(来源: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