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今日最受關注的議題,無疑是2015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主題為“亞洲新未來:邁向命運共同體。
26日香港《信報》發表評論《亞投行如箭在弦一帶一路再升溫》稱,近期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惹起各界熱議,配合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概念,基建很可能是帶動區內經濟增長的元素。亞投行法定資本約1000億美元,起初只是習近平於2013年10月與印尼總統會晤時首度提出的概念,隨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2014年4月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儘早成立亞投行後,亞太國家亦紛紛回應加入。
按21個意向創始成員國2014年10月簽署的“籌建亞投行備忘錄,亞投行章程談判和簽署的工作可望於今年中旬完成,並於年底前正式成立運作。目前申請加入亞投行意向創始國共計33個,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等七大工業國成員已表態有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IMF)和世界銀行近日均表示未來樂於與亞投行合作,相信亞投行未來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力會逐漸提升。亞投行創始會員國申請將於下周二截止,且看原表明無意加入的日本等國會否轉軚。
“一帶一路也是習近平於2013年提出的戰略概念,所謂的“一帶,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是習近平於2013年9月訪問中亞四國期間提出。“一路是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習近平於2013年10月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提出。中國已設立註冊資本達615億人民幣的絲路基金主要提供“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中國西部、東南部省份融資之用,這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政府多邊合作基金。市場普遍認為,今年是“一帶一路落實的關鍵年。有分析認為,“一帶一路之所以能引起這麼大熱議,主要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達26國,多為發展中國家,經濟處於發展階段,且普遍缺乏基礎設施,沿線人口高達44億,占全球總人口的60%,預計經濟總量21萬億美元,占全球約30%。由於地區經濟及貿易有望持續成長;因此,隨之而來的貿易和物流商機相當可觀。
香港《文彙報》25日文章援引論壇秘書長周文重日前受訪指出,新亞洲應成為世界上通過互利共贏合作,實現包容性發展、可持續繁榮的成功範例,應塑造一個高度繁榮、相互依存的新亞洲,使其在世界經濟政治格局中扮演新的更重要角色。博鰲論壇就促進各區域經濟以及新亞洲的形成等發揮關鍵作用。
周文重介紹,本屆年會共圍繞主題設置了77場正式討論,分別從宏觀經濟、區域合作、產業轉型、技術創新、政治安全、社會民生等六大領域探討如何加強合作,在亞洲各國間樹立起“求同存異、休戚與共、開放包容、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命運共同體意識。
周文重認為,亞洲作為世界人口最多、最密集的地區,在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方面,面臨著比世界其他任何地區都尖銳的挑戰。未來要實現亞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本地區各經濟體必須在以下三個方面深化合作:
第一,具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亞洲,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地區,必須在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方面,進行從科技研發到推廣應用的全方位合作;清潔能源方面的合作,應該成為亞洲地區經濟合作的重點。
第二,環境污染是不受國界限制的,因此亞洲各經濟體政府在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方面,應該進行充分而深入的政策協調與措施協調,為此,有必要通過各種交流合作平臺,包括博鰲亞洲論壇這個平臺,探討和建立多形式、多層次環保政策協調與合作機制。
第三,把亞洲地區的互聯互通建設同可持續發展戰略緊密結合,使互聯互通更有效地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率,更有效地縮小地區發展差距,更有效地實現本地區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事業的協調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