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翻开历史长卷,追寻红色踪迹,彭阳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固原唯一的革命老区一类县,是中国共产党在宁夏南部山区最早点燃革命星火的地方。
从1935年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过境彭阳,发展第一名中共党员赵正明,撒播革命火种,到1949年任山河战斗打响解放宁夏第一仗,彭阳老区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时期14年的革命洗礼。其间,中国共产党在彭阳境内建立2个县委、4个区委、2个乡级苏维埃政府、4个地下交通站、27个地下党支部、19个抗敌后援会,发展中共党员近500名,占当时宁夏南部山区党员总数的90%以上,成为宁夏境内存在和延续时间最长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追忆历史是为了借古鉴今,开辟未来;缅怀先烈是为了汲取力量,激励后人。
近年来,彭阳县弘扬红色文化,秉承双拥传统,倾情构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不断谱写新时代双拥工作传承发展新篇章。
深挖双拥传统历史“富矿”
1935年10月7日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率领陕甘支队翻越六盘山,夜宿小岔沟张有仁家窑洞。当时,张有仁为红军先头部队做向导,张有仁儿子张万发宰了4只羊招待红军。在这里发出了红军翻越六盘山后的第一份电报。
10月8日晚,毛泽东夜宿乔家渠乔生魁家窑洞,在这里写下了《清平乐·六盘山》著名诗篇。“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彭阳儿女勇于探索、团结务实、锲而不舍、艰苦创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在长城塬上,毛泽东与战士们一同吃带泥的土豆,给战士们讲初心使命。
从此,乔生魁、乔峰仓、乔得雄一家三代把红军故事免费讲了80多年。
军民鱼水情深意浓的故事,在彭阳县犹如繁星,从孩童到老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
↑学生参加清明祭扫活动
1935年10月8日晚,长城塬赵山畔存粮大户赵维新将自家的200只羊、20头(匹)牛马、2.5万公斤粮食和2500公斤土豆捐借给红军;白阳镇玉洼村贾新庄存粮大户贾占祺,向彭德怀率领的左路军捐助粮食约2500公斤。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长征过境彭阳,红军战士沈高明、欧新、杨富仁、高天财因伤病掉队,被住在草庙的闫梅英收留到家中养伤,她精心照料直至他们康复重返部队,被誉为“革命红嫂”。
1937年,援西红军进驻彭阳草庙、城阳、红河等地开展革命活动。徐满库、徐效衍、李世昌、魏连川、张万荣、王培俊、马占山等一批有粮大户和当地群众捐粮60万公斤。为表达感谢,援西红军政治部分别向捐粮大户赠送“抗日先锋”“支援前线光荣”牌匾。
据统计,从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彭阳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彭阳累计参军人数3463人,向红军和人民解放军送交支前粮食350万公斤,支前牛马驴等19680头(匹)次,购买抗日救国债券4.5万元,支前总人数25万人次。在彭阳县,有记载的外籍、本籍烈士有481名。
红色革命沃土,孕育时代精神。近年来,彭阳县坚持党政领导一齐抓、汇聚各方力量一盘棋、构建宣传造势一张网的双拥工作新路径,实现聚焦服务练兵备战、彰显尊崇军人导向、创建快捷保障模式的双拥工作新目标,打造氛围浓厚宣传体系、真情实意服务家园、多元连片拥军队伍的双拥工作新名片。
聚焦服务备战练兵导向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解放军;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亲人子弟兵。
1996年7月27日夜间,红河镇黑牛沟村因连续多日暴雨,引发山体滑坡,整个村庄被淹没,导致23人死亡。灾情发生后,驻彭官兵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冒着山体再次滑坡的危险,抢险救援10多天,将遇难群众的遗体清理出来,又帮助当地政府搬迁安置100多人。
2017年4月,古城镇挂马沟林区因群众上坟引发山火,彭阳县人武部第一时间出动民兵100余人协助救火,并转移群众30余户,挽回经济损失800余万元;2019年4月,古城镇黄峁山因群众上坟引发大范围山火,彭阳县人武部出动民兵126人协助救火,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2019年,彭阳县人武部在深化民兵调整改革检查考评中获得全区第二名,医疗救护连在宁夏军区比武竞赛中取得团体第二名。
驻彭阳部队官兵主动参与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先后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建成大沟湾、彭青高速沿线军民共建林近万亩;积极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敬老爱幼志愿服务活动,资助家庭困难学生230人。
彭阳县坚持把支持驻彭部队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军事项目建设优先保障、优先审批,将国防建设和驻彭部队建设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4年来,彭阳县累计安排国防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完成建设投资8.28亿元。
送上拥军优属政策“礼包”
走进彭阳县医院军人优待病房,室内干净整洁,现代化医疗设备一应俱全。
近年来,彭阳县把尊崇军人、解决军人军属难题作为头等大事,让服务彭阳建设的每名官兵亲身感受到温暖,让现役和退役的每名军人感到光荣。
抗美援朝英雄模范王栋臣是彭阳县小岔乡榆树村人,先后参与过五圣山、上甘岭、金城等战役的后勤保障及保卫工作,曾荣立三等功4次,1957年4月回国后光荣复员。彭阳县将老英雄作为拥军优属重点对象,定期走访慰问,安排体检,及时帮助老人解决生活困难。
↑双拥主题公园
彭阳县坚持“六个纳入”,把双拥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及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党政军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政军主要领导述职内容,纳入成员单位年度绩效考核,把国防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将双拥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面推动双拥工作扎实开展。
制定出台了《彭阳县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若干规定》《彭阳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健全完善党委议军会、军地联席会、双拥专题协商会等“十二项制度”,形成大事共商、资源共享、协作联动机制和依法创建、制度创建、长期创建的工作格局,全方位、多层次为驻彭部队办实事、办好事。
彭阳县每年安排60万元用于慰问优抚对象,组织重点优抚对象体检,对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进行临时救助。
近4年来,彭阳县为245名退役士兵全额发放自主就业补助980万元;183名退役军人被推荐到区内外企业就业;加强岗前专项技能培训,累计培训退役军人382人,为32名退役士兵发放创业扶持贷款192万元;累计发放优抚补助金1400万余元、家属优待金162万元;帮助268名优抚对象解决了住房困难,将221名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纳入城乡低保;30名符合政府安置条件的转业士官全部安置到位,实现全县历史遗漏问题清零目标。
打造拥政爱民工作样板
一方视驻军为亲人,一方把驻地当故乡。
彭阳县人民关爱子弟兵,子弟兵回报的是一曲曲情洒第二故乡的奉献之歌。驻彭阳部队始终以自觉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驻地百姓为己任,主动参与和支持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在社会公益事业、脱贫攻坚、生态建设、助学兴教、扶贫济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彭阳县小岔乡柳湾村山大沟深、干旱少雨,彭阳县人武部对口帮扶柳湾村以来,投入资金50多万元,撬动村民自筹57万元,扶持退役军人带头发展特色养殖业和种植业。
彭阳县人武部派驻工作队帮扶城阳乡长城村,并选派冯军任驻村第一书记。制定“致富带头人+招商引资+监测户和边缘户”的帮扶模式,投资20多万元,扶持2名民兵致富带头人发展养殖业。
通过强村带弱村帮扶模式,在经济发展较好的长城村发展养殖项目,以部分收益带动柳湾村集体经济发展;在长城村小学布设国防教育展厅,配备国防教育辅导员,让国防教育根植童心。
积极开展“双扶双带”活动,每年扶持创业示范户、扶助贫困户60户,历年来共资助家庭困难学生100多人。
驻地官兵到中小学校担任课外辅导员,讲授国防知识、进行传统教育、参与捐资助学。在古城镇任河小学举行“精准扶贫,心系教育”爱心捐助活动,为同学们送去100套价值2万多元的校服。联合彭阳二小成立了“雏鹰少年军校”,作为学校创建特色和品牌的一项重要载体。
彭阳县武警中队勇挑辖区各学校军训任务,4年累计派出教官50多人次,为各级中学及驻地民兵进行集中训练。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县600多名退役军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自发捐款捐物30多万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推动国防教育文化传承
5月24日,走进彭阳县第二小学“雏鹰少年军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今日当好爱国少年,明日做好国防栋梁”校训,以及“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励志名言。“学校每周开展一次学军日活动,将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校长张相成说。
进校园,筑牢红色基因。彭阳县为全县各中小学校选派国防教育兼职辅导员,扎实推进中小学校“五个一百”工程,让双拥传统和童心一起茁壮成长。
建阵地,扩大红色宣传。彭阳县充分利用路灯灯箱、公交站牌、广告标牌等多种媒介工具,打造3条双拥文化街、2个双拥文化大院,建设双拥主题公园、布设双拥文化展厅,全面展现彭阳双拥成果。
创载体,突出红色传统。创作《军民共建》《任山河之歌》等双拥歌曲;编写出版《红旗漫卷——红色彭阳史料选编》《彭阳近现代史迹与文献选辑》等红色书籍;制作《双拥花开别样红》宣传画册,拍摄双拥专题片,营造出浓厚的双拥氛围。
多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充分发挥全县49处红色教育基地作用,积极开展“清明祭扫”“烈士公祭日”“重走长征路”及专项主题教育等活动,强化爱党爱国爱民爱军的政治意识。
拓渠道,强化红色教育。坚持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的国防知识竞赛、演讲会、朗诵会、征文、“军营一日”等活动。推进国防教育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使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续写军民鱼水情深篇章
历史的厚爱、机遇的眷顾,激励着新时代彭阳人不忘来路,勠力前行。
年过六旬的虎俊隆是孟塬乡草滩村人,从小听着父辈讲述红军的故事长大,耳濡目染对红色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从上大学开始收集红色藏品,40多年来收藏2万多件。
2015年,虎俊隆从宁夏师范学院退休,将中央红军第十三大队宿营旧址修缮,改建成“红军战士郭文海事迹展馆”“窑洞里的红色记忆馆”,向游客讲述中央红军长征途经彭阳的历史及“虎氏三兄弟救红军战士”的故事。
↑军地共建示范村
王洼镇村民杜得鹏以“追寻红色记忆、走红色足迹、悟红色精神、传红色基因”为己任,投资300多万元创建了固北红色大院,免费向社会开放,讲述群众主动参与双拥共建的故事。
彭阳驾校校长袁继仁是一名退役军人,他先后创办汽修厂、驾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主动承担全县3300多名贫困群众的驾驶培训任务,为当地106名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为500多名退役军人减免驾驶培训费35万多元。
新的历史时期,彭阳人民始终继承和发扬革命老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用真挚的情感、炙热的情怀,把双拥之花浇灌得更加绚丽多姿、璀璨夺目。(宁夏日报 记者 剡文鑫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