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见闻)开往太行山的绿皮“年货列车”助村民走上脱贫路**
中新网晋中1月21日电 题:开往太行山的绿皮“年货列车”助村民走上脱贫路
作者 杨杰英
坐着火车,走出大山。
太行山的村民拎着核桃、背着红枣、扛着小米,坐着这趟“开往春天的列车”,把山货卖到大山外,走上脱贫路。
村民拉着山货。 杨杰英 摄
21日,和往常一样,59岁的韩现英起了个大早,提着25斤核桃走了半个小时的山路,从太谷县一个名为石会站的小站台踏上火车。
临近春节,韩现英的山货销量很好,靠着这趟列车已经卖出去1000多斤核桃。
列车长任学锋在这趟列车上已经工作了13年。 杨杰英 摄
这趟从山西晋中榆次开往沁县大平的8171次列车,是山西境内车厢最少、运速最慢、停站最多的“三最”绿皮车。
8171/2次列车只有三节车厢,运行198公里,大大小小21个车站,沿线数十个村庄位于太行山深处,这趟列车便是村民们离不开的交通工具。
8171/2次列车只有三节车厢,运行198公里,大大小小21个车站。 杨杰英 摄
韩现英所在的太谷县范村镇前庄村是这趟列车途经众多小山村中的一个。多年以前,这里曾住着上百名村民。近年来,许多老乡搬出了大山,还有一小部分村民,因留恋故土,仍居住于此。他们平时进出大山,完全依靠8171/2次列车。
村民李水明向记者展示这趟列车票价。 杨杰英 摄
“我坐这趟列车有20多年了,靠着这趟车把家里的笨鸡蛋、核桃、枣、小米卖出大山。早上出去,卖完山货,晚上回来,当天往返,非常方便。”和许多村民一样,韩现英称这趟列车为“太行公交”“幸福车”。
8171/2次列车只有三节车厢。 杨杰英 摄
列车长任学锋在这趟列车上已经工作了13年。他告诉记者,因乘坐方便、票价低,自1993年开通以来,这趟列车便成为山区村民赶集卖山货、外出务工、走亲访友的最佳选择。尤其是遇上雨雪天气时,这趟列车能接待三四百位乘客。
作为列车长,任学锋对沿途不少老乡非常熟悉。甚至谁家种了几亩地,谁家有核桃、红枣、土鸡蛋,他都能如数家珍。
这趟列车沿线数十个村庄位于太行山深处。 郝晋阳 摄
“像韩大姐几乎每天都坐这趟车,我们也会经常聊聊山货的行情和销路。”在停靠站点,背着山货的村民上下车时,任学锋和其他列车员都会帮着拎东西。
榆社县云竹镇迷沙沟村村民李水明对这趟列车感情深厚。“山上的红枣和核桃都是靠着这趟车卖到大山外,以前外出打工也坐这趟车。全程票价才10块5毛钱,这么多年都没变过。”
车辆乘务长樊玉锁负责车辆运行前的整备和运行中的安全。 杨杰英 摄
“绿皮车”大多为上世纪90年代之前生产,使用锅炉供暖,没有空调装置,速度很慢,但票价便宜。
车辆乘务长樊玉锁负责车辆运行前的整备和运行中的安全。为了保障这趟“脱贫致富车”的安全,每次发车前,樊玉锁都会认真检查车辆各项性能。
任学锋坦言,“这趟列车的运营处于亏损状态,但大家都知道这是‘脱贫致富车’,铁路部门作出保留车次的决定,更多地是考虑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
由于这趟列车沿线自然资源丰富,太行山风光秀丽,还有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遗址,近年来吸引了众多观光客。这趟列车又多了一项新功能——为山区旅游资源开发,为增加老乡们的收入,提供交通服务。
春运路上,这趟绿皮车在“慢时光”里带着山区村民的“致富梦”,继续穿行在太行山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