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会如何塑造线上演出的未来?

亚太日报

text

在过去的六个月中,剧院为我们提供了安慰、刺激以及种种娱乐。当然,不止是剧院的现场表演,还有在这疫情肆虐的黑暗时代里冉冉升起的剧院演出亚种——线上虚拟戏剧演出。这类演出种类繁多,既有颇受好评的、现有节目的多镜头录播版本,也有低成本的、以戏剧化的视频通话的形式在我们的起居室里上映的即兴演出,以及广播剧、基于Zoom的互动式演出和关于封城隔离生活的独角戏。如今,现场演出开始回到正轨,上述这些演出处在何种境地?我们还会继续坐在屏幕前,而非回到剧院中去吗?或者说,这种虚拟的替代品已经达到了它们的目的?

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线上演出的存档——录播演出,已在行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英国国家剧院的“家里的国家剧院”(NT at Home)计划是封城隔离期间最成功的大型线上演出计划之一。它放映了17部作品,获得了来自170多个国家/地区的超过1500万次观看。它是面向大众的娱乐,它是与现场表演同等的活动,它创造了那种属于戏剧的时刻。不过,它的受众是全球世界,而且,它是免费的(你也可以选择给予捐赠)。它弥补了常被认为过于昂贵且陷入精英主义的艺术形式——现场演出。录播版的《汉密尔顿》也有类似的效果。只要订阅迪士尼+(迪士尼推出的流媒体订阅服务),我们就可以观看一部音乐剧的线上版本。其线下演出的票价则超出了许多人的承受能力。

詹姆斯·科登(James Corden)和奥利弗·克里斯(Oliver Chris)出演《一仆二主》,“家里的国家剧院”计划上映的第一部作品。图片来源:Tristram Kenton/The Guardian

英国国家剧院称,他们对“家里的国家剧院”计划的受欢迎程度感到惊讶。其广播和NT Live业务负责人艾玛·基思(Emma Keith)表示,观众人数在整个播出过程中一直处在高位。此外,人们还给予了小额捐款。不过,这并不足以使剧院本身在封城隔离期间得以维持生计。那么,它是如何为英国国家剧院服务的呢?艾玛·基思说:“它发挥了民主化的作用。我们认为,我们必须给人们一些办法来保持(观看演出)这种习惯,并吸引其他人也来观看演出。”

艾玛·基思说,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使这种计划在商业上具有可持续性。该计划的成本很高——单单NT Live的拍摄费用就高达30万到50万英镑。在剧院正为生计苦苦挣扎的时期,上哪去弄到这笔钱呢?艾玛·基思指出,更重要的是,这种数字化服务取决于实体剧院的存在。“只有当剧院存在,我们才能以数字方式完成我们的工作。”

鲁珀特·古尔德(Rupert Goold)是伦敦阿尔梅达剧院(Almeida Theatre)的艺术总监,该剧院于今年夏天发布了迈克·巴特利特(Mike Bartlett)的戏剧《阿尔比恩》(Albion)的录播版。他说,这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英国广播公司为拍摄提供了资金。不过,他构想出了未来剧院与数字平台合作的模式:“我记得我曾与一位超级经纪人交谈过,他提到,一家像Netflix的流媒体平台可以说服所有剧院在一个频道上录制数字作品。这可以实现,但是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如果这真能实现,它将解决剧院以伦敦为中心的问题以及在交通便利性上的问题。”

但是,还有一个更便宜、更有创意的方法,那就是从头开始制作线上作品。在YouTube和Zoom上,录制和流媒体直播节目爆炸式地增长,它们都带来了形式上的创新,丰富和融合。

切雷勒·斯基特(Cherrelle Skeete)和朱迪思·雅各布(Judith Jacob)在《846 Live》中的现场表演。该演出是格林威治+港区国际艺术节(Greenwich+Docklands International Festival)的一部分。图片来源:Tristram Kenton/The Guardian

这些演出中最优秀的,莫过于行动主义的演出。在Black Lives Matters运动的大背景下,它们显得尤为突出。这些演出成本低廉,成型迅速,这都特点是现场演出所无法比拟的。这其中包括关于英国亚裔人士因新冠病毒而经历的YouTube系列节目,布什剧院(Bush Theater)于乔治·弗洛伊德遇害后推出的的《抗议》(The Protest),以及罗伊·威廉姆斯的《846》。这些演出都将艺术、政治和行动主义结合在了一起。除此之外还有阿尔梅达剧院的《潮起潮落》(Shifting Tides)系列,该系列着重于该剧院的年轻演员制作的音频剧中的气候行动主义。

这一切会持续存在吗?剧院导演奥拉·因斯(Ola Ince)说,这一切可以且应当持续下去。她在封城隔离期间制作了数部数字戏剧,包括《846》,BBC系列《史无前例》(Unprecedented)系列中的一部电影,以及即将上映的《格林童话》系列中的一部作品。“这些作品更像是剧场版的短片,它们包含了戏剧的精髓,但却通过不同的媒介呈现。这意味着,负担不起剧院演出的人可以观看到它们,不同的欣赏需求得以被满足。建筑物可能因为种族主义行为在其中发生而成为令人生畏的地方。对于部分人来说,这种欣赏方式更安全,而且我不想停止与以前从未打过交道的人打交道。这意味着创造出不止一种体验,这些体验是彼此兼容的。”

某些数字作品在形式上显示出了惊人的创意,例如白俄罗斯自由剧院(Belarus Free Theatre)的实验性Zoom演出《愚人学校》(A School for Fools)。数字作品的形式通常是通过Zoom进行的戏剧化的对话,而其主题则集中在疫情期间生活的日常上。理查德·尼尔森(Richard Nelson)撰写的最新系列作品《苹果家族》(Apple Family)展现了美国的四名中年兄弟姐妹各自在自己家里一同远程讨论封城隔离生活的场面。这部作品的剧本和表演都很精湛,它实际上是一种对生活的折射,以至于让人感觉不那么像是艺术,而更像是对疫情期间的焦虑的传神记录。

类似地,正在播出的由盖特剧院(Gate theatre)制作的Zoom系列作品《信件》(Letters)也关注着疫情期间的生活。在该表演中,两名艺术家读出在封城隔离期间给彼此写的信。他们也朗读诗歌,并会在我们观看的过程中盛装跳舞。无论这个概念多么具有创意,它都像是在尴尬地回顾日常生活。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离隔离太近,以至于我们无法透过那些显而易见且太过熟悉的内容,得出对这类演出的深刻见解。

白俄罗斯自由剧院的实验性演出《愚人学校》。图片来源:Kuprich Nikolay\

虽然线上演出比线下演出成本更低,但关于艺术家报酬的问题正引发越来越多的不满。据称,出于善意和保持职业形象的目的,作家和演职人员正在仅能收获微薄经济收入的条件下工作。新上任的英国演员工会秘书长保罗·弗莱明(Paul Fleming)表示,由于价格太过低廉,工会不得不阻止一些剧院公司进行线上节目制作。

现场演出和数字演出之间的相互作用带来了创新:《846》从广播剧变成了现场表演;旧维克剧场(Old Vic)的非公开演出本质上就是为数字消费而制作的现场表演(尽管是在面对空空荡荡的观众席进行的)。古尔德说,最令人兴奋的融合在于现场演出和数字演出的结合。他还提到了他的剧院于2015年上演的马拉松式演出——直播长达12小时的《荷马史诗》。他说,自己的数字计划“致力于让人们对剧院的认知更加多元化”。

新维克剧院(Young Vic)的艺术总监夸梅·奎伊-阿玛(Kwame Kwei-Armah)长期提倡实体剧院的线上运营,他认为封城隔离给我们所有人带来了一份礼物——一个实体剧院的平行行业。他的剧院将于下个月上线新的演出《新的明天》(The New Tomorrow),该演出将以线下演出和Facebook Live流媒体直播的形式进行。

“我们得花上三年时间来真正搞清楚虚拟剧院和新数字技术该如何共存。希望到那时,新冠疫情的这一阶段已经结束。这一切将成为新一代戏剧制作人的DNA、潜意识的一部分,他们会记住这段无法进入剧院创作艺术的时光。”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