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评论员 王鹏
据媒体报道,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和防卫相小野寺五典于当地时间17号在美国华盛顿出席日美外长和防长参加的“安全保障磋商委员会”(2+2)会议。美国方面由国务卿蒂勒森和国防部长马蒂斯参加。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
会议将围绕日美防卫展开讨论,包括美国提供“核保护伞”提升威慑力,调整自卫队与美军的职责分工及任务分配等。会议还将确认在应对朝鲜问题上开展合作及加强日美同盟,重申严格履行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新制裁决议。
这是日美继2015年4月以来第二次举行2+2会议,也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的首次2+2会议。据悉,河野与蒂勒森、小野寺与马蒂斯还计划分别举行双边会谈。
日本“发展进攻能力”将被列为议题?
日本方面对于此次安保“2+2”会议可谓“寄予厚望”。日本共同社此前报道称,会议将讨论日本是否应该拥有在弹道导弹发射前破坏敌方基地的所谓“对敌基地攻击能力”。
本月6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出席广岛核爆72周年纪念活动时宣称,正考虑再次修改《防卫计划大纲》。他还就此指示新上任的防相小野寺五典尽快推进准备工作,包括探讨让日本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
日本不仅计划强化导弹防御体系,甚至希望引进“萨德”。此前,有日本媒体分析称,加强应对朝鲜弹道导弹的防御体系,也会被作为重要议题提出。日本目前的弹道导弹防御体系分为两层:雷达探知飞向日本的弹道导弹后,先由宙斯盾舰搭载的“标准”-3拦截弹在大气层外进行拦截;出现漏洞时则用“爱国者”-3系统再次实施拦截。
尽管如此,日本目前还在探讨增加配备搭载“标准”-3拦截弹的宙斯盾舰,并考虑引进“萨德”系统和陆基宙斯盾系统。
那么,美国会答应日本提出的发展进攻能力、强化反导体系这些要求吗?特朗普政府又希望日本在日美同盟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笔者认为,美国不会全部答应要求,但也不得不对日本做出适度的妥协。在特朗普眼中,日本的理想角色有三:“挡箭牌”、“垫脚石”和“冤大头”。毕竟,“美国盟友的自我修养”是,既要“听话”,还要“出活”。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日本政府就通过媒体、智库等不同渠道放出风声,希望在美日同盟的框架下发展日本本国的进攻能力,同时强化其反导体系,以应对来自朝鲜等国的威胁。
鉴于当下朝核问题的紧张局势,以及中美战略与经贸关系对抗性的加强,特朗普有很大的可能将继续延续奥巴马政府时期绥靖、纵容,甚至怂恿、鼓励日本“再武装”图谋的错误做法。
对美国而言,日本在其亚太安全大棋局中最好能够扮演布热津斯基笔下的“远东之锚”角色,也就是说,既做“挡箭牌”,为美军挡住朝鲜的导弹、阻遏中国的崛起,又充当美国在亚太地区最大的“不沉的航空母舰”,为美军随时介入、干预亚太事务心甘情愿地做“垫脚石”。
同时,考虑到特朗普的商人本色以及他此前的多次声明,美国必然还将迫使日本成为五角大楼“听话的钱包”,不仅全额负担驻日美军的一切开销,最好还能像第一次海湾战争一样,随时随地为美军全球军事行动“买单”。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美日同盟内在的深刻矛盾和巨大隐患。和韩国一样,日本也无比希望在战时指挥权上做文章,在美日同盟的阴影下逐步获取更大的自主权、指挥权。然而,权力的分配是零和博弈,即“我之所得为你之所失,我之所失为你之所得”。日本要掌握更大的指挥权份额,这无疑就意味着削弱美军在双边军事同盟中的主导权,而这显然是美国任何一位总统都不能容忍的。
所以从中长期看,美国对日本的再武装图谋将持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乐观其成,希望日本更强大、更咄咄逼人,可以替自己去“再平衡”中国崛起的威胁;同时又担心日本的过度武装和独立性的加强,会提升“日本可以向美国说不”的动机和底气。打个通俗的比方:狗太弱了,不能咬人;太弱了呢,又怕咬伤自己。特朗普总统养狗不易啊。
美日同盟加强是亚太安全的福音吗?
在此追问:从目前的情况看,亚太地区美日军事同盟的加强趋势会不会有所改变?这又将对亚太的地区安全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
资料图:美日军演
笔者认为,只要中国崛起的大趋势不变,朝鲜的威胁依然存在,美日军事同盟不断强化的趋势就不会改变。这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而言,决不是福音。
这是因为,美日单方面加强其军师联盟,强化了亚太地区本已存在的军事对抗,增加地区安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尤其是给朝鲜造成巨大且明显的军事威胁,使其在加速发展核武器和弹道导弹时有了更多的借口和理由。
同盟不等于集体安全,后者可以是不针对第三方,而同盟则一定指向特定敌对国家。我们审读历次美日同盟、安保会议的声明就不难发现,美日从不讳言,几乎每次都指名道姓地说朝鲜、中国、俄罗斯等国对他们以及亚太地区和平构成了所谓“威胁”。
中俄作为大国,有强大国力,所以反应有限;但美日等国一次又一次的语言挑衅和军事演习,在朝鲜看来即使迫在眉睫的军事威胁,于是也为平壤拥核的图谋提供了最好的借口。而美日韩与朝鲜的军事对抗、核军备竞赛等行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热爱和平的亚太国家都是一种伤害。
作者王鹏,系亚太智库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亚太日报观察专栏作者均为资深新闻从业人员和国际问题专家,长期从事国际报道,他们秉承亚太日报原创、独家、深度、开放、联动的理念,以独特的视角评述当今国际大事。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