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红人洛根·保罗(Logan Paul)的“自杀森林”之行在前段时间引发了极大争议,再度激起了人们对自杀文化与历史意义的热烈讨论。
上述视频放出第一天即收获了630万的观看量,新闻媒体上“自杀”一词的搜索量转眼间高达1460万。显然,全球范围内的观众都对这一新闻话题有着由来已久的关注度;此外,同样毋庸置疑的是,自杀乃是一项主要的公共卫生议题,在美国尤其如此。
美国预防自杀基金会报告称,自杀是美国人的第10大死因,且自杀率近年来有稳步增长的趋势。全国精神卫生学会的研究也有类似结论(其中对问题的范围及程度有更为详细的表述)。其它有关自杀预防的信息源还包括全国自杀预防热线、自杀预防资源中心以及美国自杀预防服务等。
不过,仍然有待回答的问题是:公众对自杀的热情,是不是因为媒体对人们自杀过程的报道越来越多了?若想要更好地认识那些有可能导致人们自残的因素,阅读文学作品可能是一种不至于过度猎奇,且能增加同理心的渠道。
古希腊人的文学作品里便透露出了对自杀的强烈好奇心;年代再近一些,诸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福楼拜以及其他许多文学巨擘,也不乏对自杀的细致刻画。以下这些小说,或许会有助于读者了解当代美国自杀者的现况。
伍绮诗(Celeste Ng)的成名作《无声告白》以一个1970年代的亚裔美国家庭为核心,这家人生活在俄亥俄州,忙于处理大女儿自杀带来的各种变故。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问题,即站在女儿的角度看,究竟是什么因素使这个女孩做出了悲剧性的抉择,此外,它也探讨了这个家庭如何继续经营下去等等复杂问题。书的背景尽管设定在过去,但伍氏笔下的各个角色却能让如今的我们产生不少共鸣,尤其是在力图理解种族主义之时。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rster Wallace)《无尽的玩笑》(Infinite Jest)则描绘了一个电影导演的离奇自杀,在自杀前他曾做了一部非常吸引人的视频,以至于任何看了这部视频的人都会对一切丧失兴趣,并反复观看这部视频直到死亡,尽管死法有所不同,但总归都重复了该导演的赴死历程。华莱士在其虚构小说里经常谈到抑郁与自杀等现象,但在非虚构作品里则不怎么提及,虽然他自己在2008年结束自己生命前曾经和上述冲动抗争过好一阵子。一篇针对其文集的书评谈到,华莱士卓有成效地运用了幽默等手法来刻画“那些造成苦恼的并非微不足道的根源”,仅就这一点而言,《无尽的玩笑》一书可以说值得一读——虽然它有点长(这一点或许也构成了它值得一读的理由)。
在青少年文学当中,自杰·埃舍(Jay Asher)的《十三个理由》(13 Reasons Why)大获成功以来,自杀题材有增无减,不过该作的小说版(2007)以及Netflix的网剧改编版(2017)是否足够负责地对待了这一课题,评论界褒贬不一。即便如此,近来仍涌现出一些不错的小说作品,它们被公认为对自杀这一主题有着较为敏锐的把握与处理。
辛西娅·汉德(Cynthia Hand)的《最后一次告别》(The Last Time We Say Goodbye)探察了失去家人所产生的各方面的影响。在书中,女主角的兄弟在自杀前曾经发了一条短信给她,她却没注意到,此事对她造成的打击甚大。该书出色地描绘了幻想与现实的边界在极度悲伤之下的渐次消融。
在贾思敏·瓦尔加(Jasmine Warga)的《心与黑洞》 (My Heart and Other Black Holes)里,主角经过严肃考虑决定自杀,接着登陆了一个可以让有自杀意向的青年人相互匹配、助其结伴自戕的网站。读到书中这些具有极深绝望情绪的角色让人感到十分揪心,但该书颇有启发性的一点,是让读者们了解到了令一名少不更事的孩子认定自己已无路可走的诸多变故,究竟可能是何种样貌。
当然,对于那些与自杀念头苦苦斗争的人而言,小说不能替代现实世界中的资源——但它们的确可以为那些深陷困境的人们提供某些洞见。小说有助于设法提高公众对自杀的关注度,使人们对这些面临挑战的人更有同理心。在此,文学恰好可以担当起这一任务。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