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文化 | 张道陵创立道教 为何要不远千里来成都?

亚太日报

text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创立者是东汉时期的张陵,后世称他为“张天师”。据《三国志》、《后汉书》、《华阳国志》等史书记载,位于成都大邑县的鹤鸣山是张陵创立道教的发源地。

鹤鸣山

张(道)陵是沛国丰县(今属江苏)人,最初修道也是在河南洛阳的北邙山和江西龙虎山等地,为何最后却是在成都鹤鸣山创立了道教?

我们先来看看张陵早期的经历。传说,张陵是西汉宰相张良的八世孙。他自幼聪慧过人,七岁便读通《道德经》,对天文地理、河洛谶纬之书无不通晓。做太学生时,他博通《五经》,却感叹这些书都没法解决生死问题,于是弃儒改学长生之道。

张陵25岁时曾官拜江州令,但他不喜做官,不久就到洛阳北邙山隐居,潜心学道。永元﹙公元89﹚初,汉和帝赐他为太傅,又封为冀县侯,三次下诏,他都婉言拒受。他还对使臣说:“人生在世,不过百岁,光阴荏苒,转瞬即逝,父母隆恩,妻妾厚爱,也随时消失,君臣之恩,谁见长久?请转告圣上,只要清心寡欲,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大定,我不宜做官当吏,一生志在青山中”。

张天师

随后,他就和弟子云游四海,访道求仙去了。张陵在江西贵溪县的云锦山安定下来,筑坛修炼“九天神丹”。传说三年丹成,有青龙白虎绕丹鼎,因此云锦山后来改名为“龙虎山”。

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张陵远赴西蜀,此时他已经是90岁高龄。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入蜀呢?据史料记载,他是因为听说“蜀人多淳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因此率领弟子到成都鹤鸣山修道。换句话就是说,蜀这个地方,环境很适宜修道和传道。

其实,结合古蜀的仙道文化,张陵做这样的选择并不意外。

迎仙阁

远在道教创始之前,就有神仙之说。神仙之说最早起源于巴蜀地区,或者说源于昆仑,古昆仑指的就是岷山。从巴蜀文献来看,蜀王仙化的传说出现得很早,蚕丛、柏灌、鱼凫三代蜀王“皆得仙道”。“上古时,蜀之君治国长久,后皆仙去。”“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也颇随王化去”。望帝春心托杜鹃,开明王上天成为天门奇兽……成都城北凤凰山,古名升仙山,传说上古有仙人张伯子在此修炼,后来骑赤纹虎上天。

从考古发现看,三星堆与金沙出土了大量鸟形、羽翅形器物,以及鹰头杜鹃、飞鸟神树、鸟首人身像、人身鸟足像等青铜造型,这是蜀人羽化飞升思想最早的渊源。特别是金沙遗址出土的玉琮上有线刻的鸟翅人像,应是最早的人与鸟结合,叫做“羽人”。羽人飞升成仙,是仙道思想的核心。这些形象所体现的蜀人羽化成仙的思想,正是后来道教的核心理念。

据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考证,仙就是迁,迁来迁去,引起羽化飞仙的浪漫想象。迁徙活动称为“迁”,到处迁徙的人,特别是向山上迁徙的人,则称为“僊”,也可写成仙字,人在山上曰仙。蜀人的仙化思维就是这么来的,后来道教采用了这个“仙”字。

灵祖殿

事实上,在张陵创立道教之前,鹤鸣山就一直是异人的修炼之地,据说先秦的广成子(马成子)和西汉的周义山都在这里跨鹤飞升。鹤鸣山之名,最早见于魏志,三国志称鹤鸣山为鹄鸣山(鹄与鹤古通用)。

张陵在鹤鸣山著作道书24篇,又在邻近的青城山等地宣传“正一盟威之道”(即天师道),在传承“古蜀仙道”的基础上,正式创立道教。张道陵尊老子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为最高经典,并自编《老子想尔注》发挥老子的道家思想。张道陵除书符治病、驱邪禳灾以外,在巴蜀地区建立起二十四个宗教活动中心,即二十四治。

早期道教常被称为“五斗米道”。据《后汉书》和《华阳国志》记载,“五斗米道”的得名,应该是由于入道者需要缴纳五斗米(也只限五斗米)的原因。据研究,东汉一斗约合今九升左右,不到15市斤,数量不大。

三官殿

不过,关于“五斗米”的来历,也有另外一说。据道教文化研究专家冯广宏考证,道教向来崇拜“五斗”,即天上五方星宿。道教发祥地大邑出土的战国椭圆形石印,所刻“米”字样的阴文,应是巴蜀文字的“斗”。因此,斗就是米,米就是斗,外人不详,就把“五斗道”叫成了“五斗米道”。

“天师”张陵去世之后,其子张衡(并非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的东汉天文学家张衡)继承父业,被道众尊为“嗣师”。张衡去世,其子张鲁又继承父业,被道众尊为“系师”。他们祖孙三代,合称“三师”。张鲁就是《三国演义》中的“汉中王”,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

至张陵第四代孙张盛时,回归迁居江西鹰潭龙虎山,子孙世传其业,一般称第几代天师,统称张天师。民国初期,已传至六十三代张恩薄。


参考文献: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四川卷》

谭继和,《道源:古蜀仙道》

(来源:微观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