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6月7日電(記者黃浩銘
李鵬)“右手拿彈片,琴肚靠右腰,用左手虎口握琴……”在廣西龍州縣新華小學的天琴興趣班上,音樂老師何智玲正在指導她的學生學習當地特色樂器——天琴。
壯族天琴藝術源於遠古時代,早期主要用於民間儀式活動,後來在保留祭祀功能的基礎上又具備娛樂文化功能。現流傳於中越邊境交界地區的廣西龍州、憑祥、寧明、東興等地。壯族天琴有固定桿式和節裝桿式兩種,由琴頭、琴桿、弦軸、琴馬、琴筒、筒面、琴弦構成。
據龍州縣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工作人員許春萍介紹,壯族天琴藝術的演奏形態分為“彈天”、“唱天”和“跳天”。彈天即天琴獨奏;唱天即用天琴伴奏山歌或敘事歌的活動,彈唱結合;跳天即演奏者邊彈琴邊歌唱邊帶領眾人跳舞的融“歌”、“舞”、“樂”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形式。
何智玲表示,目前學校成立了兩個天琴興趣班,每個班大概50人,每個星期各上兩節課。“天琴不是很難學,只有兩根弦,音階不多,學生經過兩個學期左右訓練就可以彈簡單的曲子,也可以邊打節奏邊唱讀。”
“彈天琴的時候右腳要搭起來,演奏時邊彈邊唱而且身體隨著節奏左右擺動,很優雅,最重要的是天琴的聲音很好聽,是壯族藝術瑰寶。”談到學習天琴的理由,10歲的羅晰月顯得十分自信。
龍州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韋澤海說,目前壯族天琴藝術生存空間日趨狹小,面臨著一定的傳承危機,天琴藝術進校園等活動有利於保護民族傳統文化,也可以利用其獨特的歷史價值、鮮明的藝術價值來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