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女农民画家的笔下“新生”

中国新闻网

text

农民画走进课堂 苍雁 摄

中新网吉林12月14日电 (苍雁 石洪宇)大雪节气后的东北乡村覆盖着白雪。隆冬之时,室内却温暖如春。画笔落于纸上,一幅闲适的“新农村”图画已然绘出。

孙丽波从未想过画笔会绘出她的“新生”。一组刚刚完成的农民画已经发往宁波,孙丽波需要为下一批订单做构图前的准备。

美术教师上农民画课 苍雁 摄

孙丽波所在的公郎头村隶属于中国东北部城市吉林省桦甸市公吉乡。素有“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之称的桦甸市“画风”悠久,农民画创作者已达15000余人。44岁的孙丽波则是在2012年拿起画笔。

因身患残疾,丈夫务农持家,孙丽波只能在家做些简单家务。“没有什么收入,也不曾想过画画可以赚钱。”2012年,孙丽波应当地残联推荐,免费到桦甸市山妹子农民画发展有限公司学画。几年下来,孙丽波已经成为签约画师。

这是孙丽波从未想过的“新生活”。她的画笔令她和丈夫的锄头“赚得一样多了”,一笔笔订单让孙丽波在“冬闲”之时繁忙起来。

小学生笔下的农民画 苍雁 摄

52岁的王咏梅创立了桦甸市山妹子农民画发展有限公司。自1990年接触农民画以来,王咏梅如今已是桦甸当地颇有名气的农民画家,16件作品曾在国外展出。

公司拥有45名女农民画家,她们在完成订单和展会作品之外,还创作农民画的衍生品。比如:雨伞、靠枕、石头画、扇子,都有着不错的市场。

女农民画家在作画 王咏梅供图

“有些画卖给了美国、德国客人,有的作品还参加了联合国的画展。”王咏梅说,走向市场后,公司的文创作品开始重视版权的保护,近年来已陆续给作品申报版权。

农民画令平时务农的农村妇女获得另外一重身份,画画也让她们获得耕种之外的收益。

37岁的迟金萍是签约女画师中比较年轻的。在其所居住的夹皮沟镇苇沙河村,她是第一个放下锄头,拿起画笔的农家女。

迟金萍喜好山水花鸟的自然画风,学画三年,她已能独立完成文创作品。“有订单时,家里的10晌地就让丈夫一个人伺弄,我画画。”签约画师后,迟金萍一家的收入“翻了一番”。

桦甸市文化馆副馆长康梅花说,当地农民画家中70%为女性。她们从业余爱好出发,至今已成为助推农民画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桦甸市已成立多家农民画相关的公司、合作社和工作室,与农民画相关的抱枕、布艺、壁画、文化墙等衍生品也颇受欢迎。由女农民画家为引领的农民画市场,已然逐渐步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

女农民画家的作品 王咏梅供图

冬季的校园传来朗朗书声。王一涵此时正站在讲台上讲如何绘出《老家的秋色》。作为桦甸市公吉乡中心小学美术教师,32岁的王一涵是学校里唯一的“农民画”专职教师。

212名学生每周都会上一节农民画美术课,学生们喜欢将浓墨重彩落于纸上。自学校开设农民画课堂后,满族民俗、民间故事、传说等都会在教材中体现。“从基础的构图开始,让学生们知道怎样使用广告色和国画颜料来画农民画。”

女农民画家的作品 王咏梅供图

画笔轻触纸上,涂满《老家的秋色》。王一涵希望身在“农民画之乡”的孩子们受其滋养,绘出成长中的所见。她说,学生们喜欢鲜艳的色彩,也敢于大胆尝试。

“一笔一画,描绘出生活。”偏爱自由创作的孙丽波也愿意用笔下俗而不艳的颜色画出新农村的模样。这是她的新生,她逢人便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