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进入5月,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400万,全球疫情出现不同走向——一些国家的新增病例数仍在不断走高,另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疫情则有所缓解。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持续近两月的“封锁”开始松动,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步放松了限制措施,逐步恢复正常的经济社会生活秩序。澎湃新闻推出系列报道,盘点梳理全球“重启”。
作为世界上疫情暴发较晚的大洲,非洲仍处在疫情上升期中。鉴于非洲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医疗资源不足,一旦非洲疫情无法得到控制,那么恐将造成灾难性后果。然而,同时也正是由于本就相对欠发达的经济已因防疫封锁措施而受到冲击,非洲十国迫于经济压力,逐步重启经济与社会生活。
非洲疫情最重国逐步解封
作为非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截至5月12日,身为非洲第二大经济体的南非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1350例,其中206人病亡。为遏制疫情,南非自3月27日起实施了严格的“封城封国令”。
不过,随着南非渡过疫情最高峰,据英国广播公司(BBC)5月12日消息,南非政府正逐步解封,具体措施包括重新开放部分企业,允许餐馆提供外卖食品,民众可在上午6时至9时期间外出锻炼身体。此外,南非政府还计划重开学校,不过其具体落实方案仍有待讨论。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对此解释称,政府担心严格的防疫封锁措施正在损害经济。“虽然全国范围内的封锁可能是遏制新冠病毒传播的最有效手段,但它不能无限期地维持下去。”拉马福萨说。
除去上述解封措施,南非政府仍然维持着总体上的封锁措施,并派出了南非国防军维持封锁措施,如边境继续关闭,宵禁令继续生效,民众除葬礼外禁止举行集会,禁止售卖酒类等。
至于经济体量略胜南非一筹的尼日利亚,该国为控制疫情,曾对拉各斯与阿布贾等主要城市实施了严格的封锁措施。随着疫情趋缓,加之经济压力日增,尼日利亚也从5月初开始放宽防疫限制。
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Muhammadu Buhari)指出,为使国家经济恢复运转,尼日利亚各州已从5月4日开始逐步放宽对各个主要州的封锁措施,部分商店与市场已重新开放,恢复有限的商业活动,不过民众在出入上述场所时必须佩戴口罩。此外,学校和宗教设施仍将继续关闭。
拉各斯州州长警告称,假使民众不遵守防疫准则的话,那么该州可能重新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
尼日利亚街头的读报民众
小国陆续跟进解封
其他经济发展程度不如南非与尼日利亚的非洲国家,尽管疫情影响仍在持续,但是也有不少国家开始逐步重启经济与社会生活。
和尼日利亚同处西非且疫情一度较为严重的加纳,在加大新冠病毒检测力度的同时,也在4月下旬也放宽了防疫限制。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AA)此前消息,4月20日,加纳总统阿库福-阿多(Nana Akufo-Addo)宣布放宽对首都阿克拉以及库马西市的封锁措施,一些国内航班也已恢复,不过该国边界继续关闭,学校也将暂不开学,宗教活动、会议与节庆活动仍被禁止。
“解除一些防疫限制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松警惕,我要求民众更严格地贯彻其他的措施。”阿库福-阿多说。
加纳街头的民众
此外,加纳的北部邻国布基纳法索也在4月下旬逐步放宽了防疫限制。
据法国24小时电视台5月12日消息,另外一个西非国家——塞内加尔也在当天宣布将逐步放宽防疫限制,重开清真寺与教堂,并将宵禁时间早晚各缩短1小时,以便重开市场。不过,就在塞内加尔重启经济的同时,该国在11日录得疫情暴发以来单日最高的新增确诊病例——177例,目前该国的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
尼日利亚的邻国喀麦隆也自5月1日起逐步解除了防疫封锁措施。喀麦隆总理恩古特4月30日发表讲话称,尽管此前实施的封锁措施帮助喀麦隆成功地控制了疫情,但是封锁措施也造成了经济与社会方面的困难,尤其是交通、住宿与餐饮等行业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恩古特指出,在确保顾客佩戴口罩且互相之间保持2米距离的情况下,喀麦隆全国的酒吧、餐厅与休闲设施可在每日18点之后运营。恩古特还宣布,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喀麦隆政府将在实施免税的同时给予它们财政援助,此外该国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将增加。
然而,喀麦隆的邻国对其解封并不买账。据“美国之音”消息,与该国接壤的乍得、中非共和国、加蓬以及赤道几内亚均宣布不会允许到访过喀麦隆的民众入境本国。
至于南非的邻国津巴布韦,BBC报道称,该国预计将在5月17日逐步解封,不过民众还需佩戴口罩。同样与南非接壤的博茨瓦纳则在5月初宣布,只要劳动者佩戴口罩,且保持社交距离,那么该国企业的出勤率可恢复至25%。
卢旺达街头遵守社会隔离措施的民众
在东非,卢旺达也在5月初放开了部分防疫措施,允许企业复工,不过酒吧与宗教场所将继续关闭,宵禁暂不取消,进出首都基加利的交通也继续受到管制。肯尼亚则自5月初起允许餐厅在对工作人员进行新冠病毒检测、顾客保持社交距离的前提下恢复营业。
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街头,一名军官正在检查一位妇女的身份证件。
至于其他40余个非洲国家和地区,截至5月12日,尚无逐步解封的计划出台。
(实习生陈倚群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多语种国际新闻班)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