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普京訪華滿載而歸 俄“向東轉”並非偶然

參考消息

text

【亞太日報訊】外媒稱,俄羅斯總統普京帶著一班商界大老訪問北京表明,“向東轉”不是用來勸導發狂的西方夥伴的隱喻,也不是對新冷戰的被迫應對。這是一項經過痛苦得到的成熟戰略,西方制裁只是它的催化劑。

“向東轉”並非權宜之計

俄羅斯《獨立報》27日刊文稱,普京把轉向最有前景的亞洲市場定爲21世紀的優先任務並非偶然。在訪問前夕,他把與中國的合作稱爲國際事務中的穩定因素。經濟合作不僅是中俄合作的關鍵內容,還是這個搖搖欲墜的世界裏的重要穩定因素。

戰略穩定的基石仍然是俄羅斯能源和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它確保了俄羅斯在整個亞太地區的特殊地位,而亞太地區是未來世界體系的關鍵。計劃將通過建設管道網、更新跨西伯利亞大鐵路和貝阿鐵路、發展洲際線路(包括北方航道)來構建新的“歐亞經濟脊梁”。

文章稱,中國是通往東方的鑰匙。十年來,俄羅斯向中國提供的石油和石油産品迅猛增長。2020年,俄羅斯向中國的年供油量將有望達到5000萬噸。

這還只是開始:亞太地區的人口和經濟正在迅速增長,從而刺激市場發展,使該地區成爲世界經濟的心髒。到2030年,這裏的石油消費將增長三分之一以上,上合組織國家市場預計也將主要由俄羅斯石油來滿足。在這一前景下,俄羅斯從邀請夥伴加入單個項目轉向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伊戈爾·謝欽提出的“革命性一體化方案”——對油氣開采、基建、加工和運輸等一整條技術鏈進行共同投資。

作爲俄羅斯向亞太地區滲透的關鍵,俄石油與中方的合作規模將在2035年前超過5000億美元,旨在實現蘇聯空間再一體化的歐亞計劃可能成爲亞洲的新基礎架構。東亞和南亞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並非偶然,歐亞一體化不應局限于後蘇聯空間。

攜中國向西方“秀親密”

瑞士《新蘇黎世報》網站26日刊文稱,普京訪問北京期間嘗試接近中國夥伴,這是尤其對普京有好處的畫面: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肩並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前面檢閱了儀仗隊。他們將展示這兩個大國強大和緊密的夥伴關系。

文章稱,除了這種象征意義外,經濟成爲此次爲期一天的短暫訪問的重點。兩國簽署了涵蓋貿易、基礎設施、外交、技術、創新、金融和能源等領域的30多項合作文件。

中俄兩國將共同制造遠程幹線飛機,作爲波音和空客的競爭對手。兩國還打算在年底前就修建由中國提供融資的總投資額數十億歐元的莫斯科-喀山高鐵達成一致。

文章稱,能源領域的計劃尤其重要:俄羅斯最大的石油生産商俄羅斯石油公司將和中國化工集團共同在東西伯利亞修建石油化工設施。此外,雙方還達成了一項新的爲期一年的合同,俄羅斯石油公司將向中國化工集團供應多達240萬噸原油。俄羅斯石油公司想借此保證該項目的融資並進入中國和該地區市場。

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伊戈爾·謝欽說,俄羅斯想維持在中國市場上的領先地位。雖然俄羅斯目前是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但沙特、伊朗和卡塔爾等競爭對手明顯在追趕上來。

因此普京在北京承認,原材料和外彙市場不穩定的局勢最近也影響了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貿易,但兩國想共同扭轉這種趨勢,同時加強和發展共同的關系。中方也爲客人准備了熱情的講話,表示希望兩國世代友好代代相傳。

文章稱,普京想通過此訪展示強大。此前,歐洲延長了因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而對其實施的制裁。現在普京想表明,雖然西方制裁削弱了他,但在北京的幫助下,他不會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