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年前中國人就猜到了地球的直徑?

亞太日報

text

**作者|楊義先教授

北京郵電大學資訊安全中心主任

靈創團隊帶頭人**

根據三國時代,吳國人,徐整撰寫的《三五曆紀》記載: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

因此,地的厚度,地球的直徑,就應該是“每天長一丈,一共長了1.8萬年,即,1.8X365=657萬天”。而當時,三國時,一丈約等於241釐米,即2.41米。綜合起來,根據古人的“猜測”,地球的厚度就該是657X2.41萬米=15833.7千米。另外,根據考古發掘出土的上古骨尺實物,顧炎武先生考證,上古的一尺等於今天的6寸,即,一丈約等於2米,如此一來,古人對地球厚度的“猜測值”就等於13140千米。

另一方面,根據現代科學家的精確計算,地球的直徑,即厚度,等於12630.8千米。

換句話說,

情況1,三國古人的“猜測值”只比現代精確值僅多15833.7-12630.8=3202.9千米,若按百分比計算,那麼,誤差率只有3202.9/12630.8=25%。這也太神奇了吧!

情況2,若三國古人是從上古傳說中,繼承的數字和單位,那麼,上古人的“猜測值”13140千米,就只比現代精確值12630.8千米多出509.1千米,若按百分比計算,那麼,誤差率竟然就只有4%!這更神奇了,幾乎是不可能呀!

您若不清楚情況1中這25%意味著多麼精確,那麼,請你隨便找一座橋樑,先目測估計其長度,然後,再量其精確值,你將會發現,誤差率幾乎肯定會超過25%,除非你有相關經驗。

情況2中的這4%誤差,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了。

真不知道這些值到底是古人的“猜測”,還是有其他未知秘密!

注:按《三五曆紀》,古人猜測天高也是1.3萬千米。雖然,根據現代科學,沒有明確的“天高值”,但是,1.3萬千米,剛好是地球同步衛星軌道高度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