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6月16日电(记者 黄慧)继全国首创“健康码”后,为精准服务企业,浙江再率全国之先推出“企业码”。当前,该省正全省推广企业码,奔着6月底前实现一半以上企业领码,10月底前实现所有企业领码的目标努力。
“企业码”以二维码为标识,以企业基础数据仓和涉企数据供应链为数据基础,以企业数据授权使用为突破口,围绕政策直达、公共服务、产业链合作和政银企联动等环节,通过多系统工作协同和数据资源集成利用,实现企业服务的“最多跑一次”。目前,企业码已实现扫码进码、码上名片、码上政策、码上直办、码上诉求、码上融资、码上合作、码上信用八方面应用。
约3个月前,浙江首个企业码试点“花落”湖州市德清县。为何是德清?德清县经信局局长施剑锋解释,德清2016年开始探索建立工业大数据平台,发展至今已集成6万多家企业数据,不仅基础扎实,还在浙江省内领先。
“打通统计、供电、税务等数据后,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抓取企业运营情况。”但此前大数据平台仅限于政府层面操作,企业方面应用较少。施剑锋强调,也正因为企业码的试点运行,德清工业大数据平台进一步被激活,数据得到充分应用。
如“码上名片”,若企业未授权使用数据,“码上名片”只展现企业的公开信息,如企业名称、法人代表、企业类型等。若企业授权数据,企业的用电、纳税、亩均效益评价等信息则一目了然。结合“码上融资”功能,这对于企业融资,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大有裨益。
当企业提出融资需求,银行可第一时间掌握。只要企业同意向银行开放数据,银行便能立刻掌握其经营状况。施剑锋表示,缩短工作时间并掌握真实数据的基础上,银行可以马上做出初步判断:是否可以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数据显示,德清通过“码上融资”,实现企业“秒级”授信、3天内上门放贷,已有数十家企业获取贷款2.6亿元。
在企业码诸多功能中,“码上政策”被视为重中之重。立足德清,从工业口入手,德清把经信、科技、金融、市场监管等几个和企业极为密切部门的政策全部“搬”上网。不仅如此,各类惠企政策还以贴标签式定点推送到各类不同的企业,免去企业解读各类政策的麻烦。企业只需在被推送的政策中分析是否可以享受,以及是否申报即可。
新冠肺炎疫情下,产业链断链断供是企业面临的极大风险,企业码在助力德清复工复产上发挥出极大作用。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德清一家年产值30亿元的上市公司,主做登高产品,近6成为出口。因疫情影响,一方面,其来源于意大利的核心产品无法进入国内,另一方面,4月企业面临国内外订单均取消的局面。如何破局?
事实上,不到一个月,该企业便打开国内市场,二季度的产值还提升了30%。其背后奥秘正是“企业码”。记者了解到,通过码上政策,政府迅速给企业兑现3000万元技改补贴资金,及时解决企业资金危机;给企业“出谋划策”,举办新产品网上推介会,助企业打开市场;帮助企业稳定员工……
施剑锋认为,县级层面做试点的规模较小,但推到全省层面,企业在企业码上合作,解决产业链供应链问题,将是一个很大的平台。
于德清而言,其目标是:截至6月底,企业码申领企业数破万,申领率达70%。施剑锋表示:“德清想在全省率先完成企业码申领率达到90%,力争完成100%。”
作为浙江乃至全国首个试点,德清推进企业码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为了解企业的具体需求,而召开大量企业座谈会;探索如何打通和集成多部门的数据……在八大功能的基础上,德清将当地特色涉企事项纳入地方专区,如德清企业电子档案查询、企业招聘等。
“企业码申领之后,关键是企业码的使用率、活跃度和生命力。”施剑锋介绍,德清接下来将重点对企业码功能进行深化完善,包括梳理企业高频事项,将企业高频事项全部纳入其中,使企业能在码上得到获得感与认同感。
施剑锋认为,上述举措可为国内其他省市县探索打造区域特色化服务专区和涉企针对性精准服务,提供可借鉴、可参考的经验。
浙江如何擘画企业码未来?记者了解到,该省的答案是:企业办事不需在各个部门和系统中辛苦搜寻,只需打开企业码,便可找到任何一个办事功能,实现企业服务的“最多跑一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