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自貿協定帶給新西蘭商機和挑戰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李克強總理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及必須實施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而統籌多雙邊和區域開放合作、加快自貿協定談判是其中重要內容之一。太平洋島國新西蘭是首個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西方發達國家,中新自貿協定實施7年來帶給新西蘭的是什么?很多人用商機和挑戰來作答。

馬丁從未想到自己會如此頻繁地來往於新中之間。自從他供職的酒莊借自貿協定之“東風將葡萄酒賣到中國,身為銷售和市場總監的他每年都要在中國待上三四個月,處理相關業務。

馬丁在惠靈頓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中新兩國在文化、市場規則和消費習慣上有很大不同,例如,新西蘭人自身偏愛白葡萄酒,一些品種在國際市場也一直獨樹一幟、深受好評,不過,中國消費者卻更愛紅葡萄酒。為適應中國市場,企業必須在行銷策略上做出改變。

雖然這一過程充滿挑戰,不過,“這一切都值得,馬丁說。

現在,他供職的酒莊在中國社交網絡平臺上設立了賬號,頻繁與客戶互動。每次在中國逗留期間,馬丁都會與所有銷售人員一一見面溝通,了解市場、解決問題。一切都在沿著更加順暢的軌道、朝著更為廣闊的前景發展。

馬丁和他供職的酒莊只是新西蘭眾多中小企業的一個縮影。受惠於自貿協定,新西蘭的牛羊肉、海鮮水果、蜂產品等遠涉太平洋,成為中國消費者餐桌上的佳品,不少新西蘭企業也因此探出一片新天地。

對於移民新西蘭十餘年、長期從事貿易的黃衛國來說,眼下,他和他的團隊正面臨另一項挑戰——推動產品溯源機制,為“純凈新西蘭作證。

黃衛國告訴記者,中新自貿協定實施後,新西蘭對華出口、尤其是食品類出口量激增,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向中國消費者證明市場上標有“新西蘭產的產品真正來自新西蘭?如何保證這些產品符合中國的品質標準?在中國質檢機構的建議下,由他擔任會長的新西蘭-中國食品安全協會啟動研發項目,試圖解決這一問題。

摸索過程並不那麼順利。黃衛國說,電腦芯片是研發團隊的最初選擇,但他們很快便發現,芯片成本過於高昂,並不適用於所有產品。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開啟了另一扇“窗,用二維碼記錄產品相關信息的確便捷,但其防偽效果並不明顯。

黃衛國說,經過研發團隊的反復試驗,他們終於開發出用二維碼記錄信息、輔以能被清晰識別的防偽層以及可通過網絡查詢的防偽序號多重保障的溯源碼,並獲得了中方質檢機構的認可。

談起這些,黃衛國感到十分欣慰。他說,隨著食品安全在中國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新中食品安全協會與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合作,想辦法讓國內消費者更加輕鬆地看到出產地、加工商、貿易商、出入關港口等信息,將更純凈、更高品質的新西蘭產品送到中國消費者手上,這將是他和他的團隊會一直堅持做的事。

受惠於中新自貿協定,許多個“馬丁和“黃衛國正在開拓著自己的事業版圖。而對整個新西蘭而言,自貿協定帶來的利好更是顯而易見。2008年,當世界經濟在金融危機中掙扎時,新西蘭經濟卻“逆勢而動,增速超過多數發達國家,成為經濟學者口中全球經濟的“搖滾明星。

自貿協定生效7年,中新雙邊貿易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2008年,中國是新西蘭第四大出口市場,雙邊貿易額60億新西蘭元(約合人民幣288億元);2014年,兩國提前一年完成貿易額達到200億新西蘭元(人民幣960億元)的目標,中國一度超越澳大利亞成為新西蘭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

如今,兩國提出2020年實現貿易額達300億新西蘭元(人民幣1440億元)的新目標,自貿協定將繼續惠及中新民生、利好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