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港媒刊文:我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宋哲11日在香港《信報》發表題爲《我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的文章,指出近年來伴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唱衰中國經濟的聲音一直不絕于耳,他希望結合個人思考,從一個“觀察家”的視角,談他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從何而來。

首先,信心來自于不斷站穩的經濟基本面。

宋哲說,與世界絕大多數經濟體一樣,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增速出現了趨勢性回調,盡管回落幅度較大,但中國經濟沒有像一些國家那樣出現“斷崖式”下跌,而是在不斷探底回穩。剛剛過去的2016年,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經濟運行不僅總體平穩,而且穩中有進。

他指出,2016年中國經濟的一個突出特征就是“穩”。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經濟增速非常平穩。各季度經濟增長的穩定性明顯增強,前三季度增長6.7%,預計全年也在6.7%左右,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繼續保持較高增速。二是金融市場運行基本平穩。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較快增長,利率水平低位穩定運行,人民幣彙率彈性增強。

宋哲續指,在經濟形勢總體穩定的同時,一些方面繼續取得積極進展。一是經濟增長質量明顯提高,前11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增幅9.4%。

二是經濟結構繼續優化、新舊動力轉換正在加快,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爲52.8%,比上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爲58.5%,比上年同期提高3.4個百分點。在外需不振的情況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71%。前11個月,高技術産業和裝備制造業保持10%以上的增速,新産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等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三是人民生活持續改善。隨著精准扶貧戰略全面實施,全年減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這個數字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總數。

其次,信心來自于針對問題采取正確的政策框架。

宋哲表示,中央政府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從不諱言、從不回避,而是積極應對,不僅勇于正視中國經濟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而且從實際出發,提出引領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套政策框架,對指導經濟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三,信心來自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先進性,其中包括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遵循生産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産力發展要求的這一人類社會發展基本規律,做生産力發展的促進派;以及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具有強大的自我完善能力。

第四,信心來自于對世界經濟發展做出的貢獻。他認爲這是回應中國經濟“崩潰論”的最大底氣。

宋哲指,2012年以來,雖然中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在30%以上。據IMF估算,201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貢獻了近40%的增長率,約爲1.2個百分點,在世界經濟中發揮了“定海神針”的作用。相比之下,美國、歐洲和日本分別只貢獻了0.3、0.2和0.1個百分點。這就是說,如果中國不再增長,全球增長率只有1.9%,世界經濟就會陷入蕭條。

此外,宋哲表示中國正在成爲全球重要的商品和服務市場。在世界經濟低迷和貿易保護主義擡頭的情況下,開放的市場成爲各國經濟增長的重要資源。而中國有近3億中等收入人口,預計10年之內這一數字還會翻番,這正在爲世界經濟帶來巨大的需求。

宋哲補充道,中國對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還表現在對經濟全球化制度的維護上。在“逆全球化”思潮明顯上揚的背景下,中國繼續高舉合作共贏的旗幟,繼續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爲世界各國開辟了公平、開放、共享的新合作平台,也爲全球經濟提供了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