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部分新冠疫苗有望4月临床使用。视频来源:新京报我们视频。
纠偏矫枉,最怕的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抗疫补助问题也是。
前些天,因抗疫补助分配不公引发的争议被密集聚焦。当时的问题主要是“按权分配”。
这两天,又出现了新的争议。
有医疗自媒体和大V曝出,不少医护人员反映,抗疫补助发下来后,钱又退回了医院——因为按照新文件要求,他们不属于“一线”了。
这里面,有的医生在发热门诊值了50天班,结果只能领到1天补助。
有同为医护人员的夫妻搭档,大年三十起就抛家别子,守在县出口进行防疫排查,连续1个多月没看过孩子,可就算是这样,也不算“一线”。
问题来了:那怎样才算是“一线”?
直接参与新冠肺炎防疫和救治一线工作,且与确诊或疑似病例直接接触。
注意这个“且”字。
也就是说,算不算一线,不是取决于医护人员抗疫工作性质,还得看“机遇”——能不能遇上病例。
若遇不上,那就抱歉了,你再辛苦,可能都不算一线。
那位值班50天的医生,被认定在“一线”的时间仅为1天,原因是他上班期间只遇到了1个疑似病例;那对坚守在岗、奋战“疫线”的夫妻则因为没遇到病例,连被盖章“上一线”都难。
也难怪那位值班50天的医生感慨:感觉领补助“就像买彩票一样”。
1
都说“宁缺毋滥”,说的是宁可缺着不能凑数。这针对的,其实“缺”和“滥”只能二选一的情况。
但更优的选择,本该是既不缺也不滥,拿捏得刚刚好。
此前出现在安康中心医院的补助“按级别发放”现象,对应的问题显然是“滥”。
此前网上曝出的安康中心医院抗疫补贴公示表,其中部分院领导补贴高于一线医护人员。此事之后也得到了整改。
什么是“滥”?简单来说,就是不该领的也领了,该少领的多领了。
这其实也是付出与获得的倒挂:上了战疫前线的,拿得少;处在后方的,拿得多。
前线防疫不见你,抢功拿钱你第一。到头来,这难免给人以有人“近水楼台先得月”“抢功摘桃”的观感。
对此现象,国家卫健委层面曾作出了针对性的回应——对一线医务人员的范围进行更为精确的界定。北京市纪委监委还专门召开疫情防控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监督工作的专题视频会议,明确“补贴津贴不得按行政级别确定发放标准”。
严格“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认定标准,本是好事。标准严了,想趁疫揩油的,也就没空子可钻了。
可从某些医院的落实情况看,它们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制造出了新问题:之前是不该领的冒领,现在是该领的领不了。
按许多医护人员的反馈,他们干了上一线的事,可按照收窄的认定标准,他们没直接接触病例,算不上“一线”,自然也领不了补贴。
要而言之,补助“滥发”的问题没了,“少发”的问题又来了。
过于严苛的“一线”认定,将摘桃的给踢出去了,却也将上了一线的医护人员给踢出。
什么叫“矫枉过正”?这就是。
这样“以偏治偏”,无怪乎有舆论认为:不让他们下山摘桃,他们就把桃全毁了。
“全毁”肯定谈不上,但桃子没有“应分尽分”,却是明摆着的事实。
▲资料视频。来自新京报我们视频。
2
抗疫补助不能“滥发”,但也不能“少发”。
为了避免滥竽充数冒领补贴,收紧标准确实很有必要。但收紧标准是为了精准发放:“滥发”跟“少发”,都不算精准,到头来,也都容易伤医护群体的心。
拿最新情况来说,罔顾抗疫前线工作种类的复杂性与实际强度,卡死“跟病例直接接触”的条件,确实容易造成“宜认不尽认”的问题。
有人的比喻挺贴切:不能上了火线后没击中敌人就不算上战场,不能排雷没排到雷就不算进雷区。
上没上一线,关键看有没有上一线、上的是不是一线,而不是在一线有没有遇到确诊或疑似病例。
太机械化的认定,带来的结果就是:起初他们“不计生死”,现在却被“不计报酬”。没得到应有的报酬,也没得到“一线”的盖章认可,很多医护人员也会心寒,觉得付出被无视、辛苦没回报。
我相信,有些基层单位不是有意拆桥,但严苛认定也造成了“过河拆桥”的实际效果。
这显然不是对待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应有态度:他们该被温柔以待,而非苛刻对待。
而类似的苛刻对待,还有此前某地基层医疗单位对去火车站测温防疫的医护人员“扣年假”:因为他们在单位上班时间不够,就只被算上半天班,少上的从年假里扣。
这不是严把关,而是克扣。
说到底,就抗议补贴而言,非一线的,当然不该冒领功劳;是抗疫一线的,则应该“应发尽发”。不该让他们受委屈。
不只是抗疫补贴发放,很多问题都是这样:要拿捏好平衡,而不是松紧失衡、顾此失彼——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