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普京訪華有兩大目的 中俄頻向外界秀親密

參考消息

text

9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新華社記者饒愛民攝

【亞太日報訊】據參考消息報道,俄媒稱,俄羅斯總統普京於9月2日開始訪問北京。此行有兩大目的,首先是意在向外界展示中俄兩國人民的團結,中國人民與蘇聯人民一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蒙受了最慘重的人員傷亡。普京出席天安門廣場閱兵式,也是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5月9日紅場閱兵式的答謝。

據俄羅斯《獨立報》9月2日報道稱,當時,習近平的出席對莫斯科具有重要意義。因為自烏克蘭事件以來,俄羅斯遭遇了來自反法西斯聯盟其他國家領導人的排斥,僅有德國總理默克爾一人抵達莫斯科。

報道稱,與俄羅斯不同,中國的政策更為謹慎。但美國及其盟友對北京有諸多不滿。它們擔心中國會逐步加強對南中國海上的有爭議島嶼的聲索,並控制近1/3的國際海上貿易通道。

報道稱,中日之間的領土爭端亦未得到解決。由於在9月3日的紀念活動前,中國各地皆進行了聲勢浩大的宣傳,揭露日本在華的軍國主義罪行,華盛頓及其“小夥伴們”認為最好是不要出席北京的活動。畢竟美日之間存在軍事條約,更何況新軍備也會亮相閱兵式。北京意在昭告天下,外國人利用武力將意志強加於中國的年代已一去不複返。

報道稱,莫斯科與北京在二戰結束70周年之際,都不止一次地譴責過矮化蘇聯及中國為二戰勝利所作貢獻、篡改戰爭結果的企圖。對俄而言,這非常重要,因為南千島群島歸屬俄羅斯正是戰後協議的結果。

毋庸置疑,中俄領導人會就上述問題達成共識。兩國領導人都稱,中俄夥伴關系不針對第三國,也無意構建軍事聯盟。言下之意是各國需要各自操心自身安全。但促使兩國領導人接近的意識形態因素也不容小覷。

然而,倘若沒有堅實的經濟基礎,良好的高層政治往來機制也會有所折扣。普京訪華的另一大目標是達成諸多協議,為俄爭取有利條件,遏制經貿合作中的下滑勢頭。上半年,兩國貿易額萎縮了近30%,這即是說,雖然俄羅斯向中國出口了更多的石油、有色金屬和木材,但由於全球原料市場價格的下跌,俄國庫的收入反而減少了。

中國對俄出口也巨幅下滑。原因是盧布急劇貶值。俄羅斯消費者開始對中國的高技術產品及設備感到囊中羞澀。雙方領導人均表示亟須將雙邊貿易額提升至1000億美元的規模,但在危機條件下,這一目標已不太現實。

報道稱,俄羅斯的電視臺天天為“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大做廣告,它的興建其實是一個政治決定。但現在人們發現,按當前的油氣價格計算,這個項目或許會賠本。其初衷是以中國取代歐盟,充當俄羅斯天然氣的主要消費國。

報道稱,中俄兩國當然是夥伴,但它們也各有利益。中國對俄作為原料提供者的角色感到滿意。但莫斯科則希望經過深加工之後再對外出口。俄羅斯經濟的結構性改革已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