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湖美景”回歸:中國三江源地區再造“中華水塔”

text

新華社西寧6月9日電(記者何偉)走進夏日三江源,綠草映襯著湖泊,野生動物不時映入眼簾。經過連續多年治理,長江、黃河和瀾滄江源頭“增水”效果顯著,再造“中華水塔”已不是遙不可及。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昌麻河鄉血麻村62歲的藏族村民尕查在黃河岸邊長大,見證了黃河源頭生態變遷的歷程。

上世紀60年代,遠山白雪皚皚,河水清澈流淌,草場長得好,牛羊吃得飽;上世紀80、90年代,一些山脈逐漸變成黃褐色,光禿禿的,河床多次乾涸,牧民守著源頭沒水吃,也沒地方放牧。

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總面積39.5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重要的生態功能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河湖分佈最集中地區,素有“中華水塔”之稱。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及人類活動增加,三江源生態環境告急,引起草場退化、鼠害猖獗、湖泊萎縮等一系列“惡果”。

為拯救和恢復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2005年中國政府投資75億元啟動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工程,採取退牧還草、生態移民、人工增雨等20餘個項目,打響生態保衛戰。

在政府號召下,尕查所在的血麻村162戶藏族村民作為黃河源區首批“生態移民”,搬遷到260公里外的果洛州府大武鎮生活。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在原來退化嚴重的草場上實施禁牧、種草等項目。

青海省政府對三江源地區不進行GDP考核,而是把生態保護和建設列為考核內容。自生態移民項目實施以來,青海省已將三江源18個核心區以及生態退化特別嚴重地區的5萬餘名牧民整體搬遷。

青海省發改委副主任、省三江源辦公室主任李曉南說,截至2013年底,三江源一期工程累計保護溼地160萬畝,封山育林511萬畝,治理黑土灘523萬畝、沙漠化土地66萬畝及鼠害11781萬畝。目前,該地區的林草植被覆蓋率、湖泊水域和溼地面積、林草生態系統水源涵養量都有所提高。

青海省環保廳總工程師齊銘說,監測結果表明,2013年三江源地區年度水資源總量為619.4億立方米,與上年相比增加18.8%;長江、黃河、瀾滄江幹流青海境內的水質為優。

目前,黃河源頭“千湖美景”終於回歸。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三江源辦公室主任李大偉說,三江源一期工程實施以來,瑪多縣局部生態環境逐步好轉,以前大量乾枯消失的湖泊又“回家”了。

監測顯示,三江源地區湖泊呈現出擴張趨勢,10年來黃河源頭“姊妹湖”扎陵湖、鄂陵湖面積分別增加了74.6平方公里和117.4平方公里。

多位專家指出,在“世界屋脊”進行生態建設絕非一朝一夕能實現,按照科學治理方案,三江源地區生態恢復至少需要30至50年時間。

今年1月,青海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建設暨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啟動。根據規劃,二期工程治理範圍從過去的15.2萬平方公里增至39.5萬平方公里,總投資達到160.6億元,比一期工程增加一倍還多。

據了解,二期工程目標是到2020年,三江源地區森林覆蓋率由4.8%提高到5.5%;草地植被覆蓋度平均提高25~30個百分點;土地沙化趨勢有效遏制……當地水土保持能力、水源涵養能力和江河徑流量穩定性增強,生態系統步入良性迴圈。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姚檀棟認為,從區域角度來講,修復三江源生態環境,不是哪一個州或縣的問題,而是整個青藏高原的問題。應當從國家層面組織協調,從區域層面整體推進,確保“中華水塔”碧水長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