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不可忽視的大陸——世界經濟版圖中的非洲新希望

新华社

text

【亞太日報訊】受外部因素、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影響,2015年非洲經濟總體增長減緩,但非洲仍將不斷吸引世界的目光,並以其令人驚異的發展潛力成為不可忽視的大陸。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有望通過加強內生動力和增進多元化來促進經濟增長。而中非之間的產能合作將有助於非洲經濟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促使其成為世界經濟版圖中的新希望。

經濟增速下降發展不平衡

2015年,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衝擊,非洲國家面臨經濟增長乏力、外貿增速大幅下滑、貨幣貶值等問題。非洲第一大經濟體尼日利亞今年第三季度經濟僅增長2.84%,低於去年同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明年非洲經濟增速將在4.7%左右。

分析人士認為,非洲經濟去年受埃博拉病毒困擾,今年面臨大宗商品市場不景氣,並經受國際油價低位徘徊的考驗。困擾非洲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問題在外部經濟環境不利的情況下愈發凸顯。部分非洲國家嚴重依賴能源資源類產業,不具備完善的工業體系,國內資本積累嚴重不足,處於全球產業鏈低端,應對外界經濟衝擊能力弱。

“資源依賴型的經濟起伏大,這兩年下滑,但過兩年又會高速增長,”清華大學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研究員唐曉陽說。

世界銀行報告指出,龐大的財政赤字和低效率的政府支出依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許多國家經濟脆弱的根源。世行非洲地區首席經濟學家普南·丘汗-波爾指出,這些國家亟須改善財政狀況,同時還要強化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可持續增長必須有堅實的基礎,這意味著要有強大的政府機構、良好的基礎設施,對衛生、教育和技能的投資。

內生動力增強經濟多樣化

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低迷的衝擊下,非洲國家發展出現分化。麥肯錫公司曾對26個非洲國家進行分類:多樣化經濟體、石油出口國、轉型經濟體和轉型前經濟體,以衡量各國在經濟多樣化進程方面所處的不同階段。

肯尼亞內羅畢大學研究國際經濟學的專家格裏遜·伊卡阿拉認為,非洲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實現經濟多樣化,減少對農產品、礦產品出口和旅遊業的依賴,因為這些產業極易受到外部衝擊。“非洲大陸必須走工業化發展之路,為出產的原材料添加附加值。”

雖然國情不同,但各國工業化的發展方向是趨同的。非洲國家都在積極尋求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以實現自身經濟多樣化發展,很多國家的製造業和服務業比重超過了40%。

世界銀行非洲區副總裁馬克塔爾·迪奧普說:“儘管外部因素錯綜複雜,新挑戰不斷出現,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經濟增長仍如期而至。而且,新挑戰總能帶來新機遇。世界原材料價格黃金時代的終結,也可以給非洲各國一個加速經濟結構改革的機遇,從而改變經濟格局的脆弱性,實現有效減貧。”

中國駐烏干達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歐陽道冰表示,非洲即將到來的人口紅利期,中產崛起帶來的消費升級,投資環境不斷改善,區域一體化進程加快……這些都是未來非洲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潛力。

拓展中非產能合作促非洲經濟增長

為解決基礎設施落後、資金和技術短缺等問題,非洲也在積極拓展國際合作。世界銀行8月在一份報告中分析了中國與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合作發展情況。報告指出,過去20年裏,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增長強勁有力,這和該地區與中國經濟聯繫密不可分。目前中國已成為該地區最重要的貿易和金融合作夥伴。

根據商務部統計,2015年上半年中國對非洲直接投資11.9億美元。唐曉陽說,隨著“一帶一路”建設與產能合作的推進,中國企業或更多地向非洲投資。

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日前表示,商務部已會同外交部、財政部提出了“一攬子”對非未來合作計劃,其中包括非洲的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基礎設施投資等內容。

“當前中國正在開展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非洲正在積極推進工業化進程,可以說中非發展階段前後啣接,產能合作前景廣闊,”錢克明說。

為了實現中非產能的充分對接,在12月初舉辦的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期間,商務部將主辦中國裝備製造業展。這是中非雙方首次在非洲舉辦大型的裝備展,也是中國優質裝備首次集體亮相非洲。

據了解,根據非洲國家的實際需求,中國在鐵路、航空、電力、通信、機械、智能製造等行業的代表性企業將赴非參展。錢克明表示,在此次中非裝備製造業展期間,非洲企業既可以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裝備產品,也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投資合作夥伴,將中國的資金和產能與非洲的發展需求有效對接,以中國製造來帶動非洲製造,助推非洲的工業化和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