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特约记者李筱秋
欧洲小国立陶宛日前同意台湾当局在其首都维尔纽斯设立所谓“代表处”。这一公然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行为,在小秋看来,归根结底,还是美国因素在作怪。
还是先给小伙伴们简单介绍一下立陶宛。
此国位于波罗的海沿岸,人口不到300万,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此面积若与我国各省级区划相较,仅大于宁夏、海南与台湾。不过,小国的男子篮球队水平强于我国。1990年恢复独立后,立陶宛国家男子篮球队在1992年、1996年和2000年三次获得奥运会铜牌,在2004年和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第四名。
再说说台湾的所谓“代表处”是个啥东东。它就是不具有使馆地位但行使不少使馆职能的机构。目前,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的仅有15国,台湾和其他几十个国家就靠这种“代表处”保持着不正当关系。中国政府认为,“代表处”也是官方机构,与华建交的国家,应当遵守承诺,不与台湾方面发生任何官方关系。
中国的要求合不合理?当然合理,是完全有法理依据的。例如,立陶宛在1991年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立陶宛共和国建交联合公报》中就明确承诺说,立陶宛共和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立陶宛共和国政府承诺不和台湾建立官方关系和进行官方往来。因此,中国政府才谴责立陶宛当局,说其举动公然违背中立两国建交公报精神,是背信弃义的行为。
立陶宛为何背信弃义和台湾勾勾搭搭?该国曾是苏联加盟共和国,独立后于2004年加入北约和欧盟。由于历史原因,立陶宛等波罗的海国家对俄罗斯存在戒心,因此在安全领域高度依赖美国,长期采亲美政策,对俄则态度强硬。这或许就是该国与台湾之间的相怜同病——在所谓的极权国家威胁下,寻求美国的庇护。
在中美关系曾经的“蜜月”时期,立陶宛对华友好,中立关系曾长期稳定发展。近年来,伴随美国对华遏制、打压升级,立陶宛对华敌意也逐渐上升。
2019年2月,立陶宛安全部门在一份报告中将中国称为“国家安全威胁”。2019年7月,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公开表态,不支持吸引中国投资参与该国克莱佩达港的建设,称中国投资“可能威胁立陶宛国家安全”。也是在2019年,80名立陶宛国会议员致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邀请台湾出席世界卫生大会。
2020年10月,立陶宛举行议会选举,中右翼祖国联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人党主导的执政联盟上台执政。立陶宛对华敌意进一步上升。
拜登政府上台执政后,打着共同价值观的旗号拉一些国家组建反华联盟。今年以来,立陶宛反华操作更多。该国议会2月通过有关退出中国-中东欧国家(17+1)合作机制等决议。5月20日,该国议会又通过决议,干涉新疆问题。此后,立外长兰茨贝吉斯宣布正式退出“17+1”。
此次台湾“代表处”的设立,是以上挑衅行动不断叠加后达到的峰值。
立陶宛方面是如何解释其行为的?该国总统瑙塞达说,立陶宛致力于捍卫民主原则和价值,作为主权和独立国家,立陶宛可以自由决定与哪些国家或地区发展经济和文化关系。立陶宛议员马尔德基斯(Matas Maldeikis)则声称,该国无意干涉中国内政,并不把台湾视为中国一部分。
是可忍孰不可忍。台湾当然是中国一部分。一个中国原则有充分的法理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国际法文件确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是中国同包括立陶宛在内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发展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欧共体建立正式关系时,欧方就承诺“不同台湾保持任何官方关系或缔结任何协定。”这一承诺对欧盟及成员国构成法定义务和约束,作为欧盟成员国的立陶宛当然也在约束范围之内。
立陶宛政客的狡辩越描越黑,正印证了中国政府对其的指控——偷梁换柱、背信弃义。
中立关系恶化后果如何?在小秋看来,对中方只是癣疥之疾。今年2月份,中方表示计划今后5年从中东欧国家进口累计价值170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争取实现未来5年中国从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进口额翻番,双方农业贸易额增长50%。立陶宛对中国-中东欧国家整体合作影响不大。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总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与立陶宛的贸易额占比还不到2%。中立关系恶化对中欧关系大局也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它的经济体量有限,在欧洲分量不足,难以影响欧洲主流舆论,当然也产生不了跟风效应。
反过来,立陶宛挑衅中国,向拜登政府递“投名状”的效果如何呢?立陶宛经济暨创新部长阿尔莫奈特18日透露,立陶宛近期将与美国进出口银行签订6亿美元出口信贷协议。
这能满足立陶宛的胃口吗?恐怕不能。它要求的是在俄罗斯不断扩大势力范围的背景下,美国的安全庇护。而明眼人都看到,拜登政府目前战略重点的是在印太地区。立陶宛当局企图打“台湾牌”,呼应美遏制中国的战略,恐怕未必能让美方收货。今年8月份美国撤离阿富汗、抛弃阿亲美政府的一幕,看来还没有让立陶宛们接受教训。中国政府已经决定召回中国驻立大使,并要求立政府召回驻中国大使。相信,今后相当长时间里,立陶宛不再有机会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速列车。
受损失的是谁?当然是那些被所谓“民意代表”所并没有真正代表的民众。很可惜,这样的事情还将在这个世界不断上演。
(来源:亚太日报 APD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