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的电影《芳华》紧急撤档,在俄罗斯,人们也为了要不要禁播一部名为《玛蒂尔达》的电影吵翻了天,冲突场合从俄罗斯下议院逐渐扩散到了民间团体。线上网民掐架,线下信徒上街。有些人觉得这部电影只是一部普通电影。而有些人认为这部电影威胁了国家安全,甚至有激进组织横空出世扬言要火烧电影院。那么这究竟是怎样一部电影,它又是如何成为了俄罗斯当下的风暴眼呢?
1893年1月25日,沙俄皇储尼古拉大公在日记中写道:“晚间去找我的M.K.并同她度过了最美好的一夜。受到她的影响——笔尖在我手中颤抖!”
皇储日记中的M.K.是“玛蒂尔达·克舍欣斯卡”的缩写,来自波兰的圣彼得堡帝国剧院首席芭蕾舞演员。二人相识于三年前的一次晚宴上,那时未来的沙皇刚刚二十二岁,而玛蒂尔达尚不满十八。
后世的历史研究者借当事人的日记和通信拼凑出了这段短暂恋情的全貌,在尼古拉写下上述文字的四个月后,二人间的激情开始消退,到1894年尼古拉大婚之前,这段关系走到了终点。1918年,退位一年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遭布尔什维克处决,革命后移居法国的玛蒂尔达则在1921年嫁给了尼古拉的表弟安德烈大公,1971年以99岁高龄病逝于巴黎。
尼古拉二世与玛蒂尔达·克舍欣斯卡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正史之外的花边故事。然而,这段关于末代沙皇的逸闻,在沙俄亡国后的第一百年,掀翻了俄罗斯。
“威胁国家安全”
2010年,俄罗斯著名导演阿列克谢•乌彻捷利开始筹备最新一部以尼古拉二世和玛蒂尔达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题的历史题材电影《玛蒂尔达》,在拍摄计划里,这将是一部投资空前的跨国制作,剧本原作者是俄罗斯著名作家,来自美国和法国的多位编剧和制作人帮助修改了剧本,女主角奥莉珊斯卡与历史上的玛蒂尔达一样来自波兰,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则由德国演员拉瑟•艾丁格出演。
电影《玛蒂尔达》片花截图 来源:YouTube截图
这部电影自开拍之初就获得了俄罗斯政府和国家电影基金会的大力支持,成本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直接由财政出资。过去的二十年里沙俄历史也一直是俄罗斯影视剧的热门题材,导演乌彻捷利本人就有多部相关作品问世。在政治上,乌彻捷利从不以挑动争议著称,就在电影正式开拍的2014年,他刚刚带头签署了支持克里姆林宫吞并克里米亚决定的公开信——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玛蒂尔达》都应该是一部安全系数极高的商业片。
意外发生在2016年底,刚刚调入俄罗斯下议院担任议员的前克里米亚检察长娜塔莉亚•波克隆斯卡娅在11月突然发难,要求总检察长办公室对这部电影进行调查,理由是“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波克隆斯卡娅是著名沙皇粉丝,然而即使如此,旁观者依然很难理解她对这部未上映电影的激烈反应,前检察长不仅将沙皇与玛蒂尔达之间的恋情斥为捏造,还提出:相比后来亚历珊德拉皇后的“传统欧洲女性美”,尼古拉二世竟然选择了一个“有点龅牙的”“长得像老鼠一样的”不够漂亮的女人,这是对沙皇形象的负面描绘。
随后是一系列相当曲折的推理:由于末代沙皇已经于2000年受封成为东正教圣徒,因此对他的诋毁也就“侮辱了所有东正教信徒的人格尊严”,这又进一步构成了伤害信徒感情以及“煽动宗教仇恨”,所以也就威胁到了国家安全。
玛蒂尔达·克舍欣斯卡,1897年
然而,波克隆斯卡娅不能忍受的丑女人并非片中女主角奥莉珊斯卡,而是历史上的玛蒂尔达•克舍欣斯卡本人,换言之,让前检察长感到不满的不是导演选择了什么样的演员来饰演沙皇情人,而是末代沙皇竟然爱上过一个外表不够出众的芭蕾舞演员这件百年前的风流逸事本身。
无论在俄罗斯政界、宗教界还是文化界,几乎没有人认同波克隆斯卡娅的观点。
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分别含蓄地表示了不赞成,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态说,在电影甚至没有问世的情况下,做出任何结论都未免言之过早。导演乌彻捷利本人当即反诉波克隆斯卡娅滥用职权,在之后的采访中他承认,自己对电影引发的剧烈争议“深感惊诧”。
俄东正教会人士普遍认为,尽管电影内容庸俗,但也不值得如此大动干戈,一位神父提出,前检察长或许对教内圣徒的定义有些误会,东正教并不视圣徒为完人。又过了几天,就连罗曼诺夫王室的后人也表态说,虽然电影内容令人相当恼火,但罗曼诺夫家族不认为应当用政治手段强行禁止其上映,“这将成为该电影的免费广告”。
在检察院,两项调查都以“未发现违规行为”的结论不了了之。
但波克隆斯卡娅并未就此放弃。2017年1月,由她在文化部网站上发起的要求禁播《玛蒂尔达》的网络倡议收集到了两万个签名,在她不遗余力的宣传下,这部其实还没有任何人看过的电影也从一部关于沙皇情人的争议之作逐渐变成了不信上帝、不爱国、反传统的“毒草”般存在。
7月,在波克隆斯卡娅的倡议下,联合签名抵制《玛蒂尔达》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十万。由于文化部始终没有如她所要求的那样宣布禁播该片,还在8月顶着压力签署了《玛蒂尔达》的分级上映许可证,波克隆斯卡娅随后愤怒地对媒体说,她认为文化部已被恐怖分子把持。
抵制《玛蒂尔达》的联合签名
来源:波克隆斯卡娅Facebook主页
绝大多数地方政府都对此事保持中立,但波克隆斯卡娅意外地在北高加索收到了回应:车臣和达吉斯坦两地在8月相继宣布禁播《玛蒂尔达》,尽管事实上两地均属穆斯林地区,东正教徒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在俄罗斯本土,波克隆斯卡娅最重要的盟友仍是东正教保守派阵营。8月开始,一个东正教保守派民间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召集了反对《玛蒂尔达》上映的集体祷告活动,将这部电影上升到了“侮辱俄罗斯人民”的政治高度。这一活动在9月13日的圣彼得堡达到了最高潮,当天参与集会的教徒达到了惊人的10万人。
好战的基督教
直到此时问题看上去都仍然像是一场保守派发动的文化阵地争夺战,然而,事态在九月中旬急转直下。
9月10日开始,俄全国各地均接到声称本地人群密集地点被安放了炸弹的匿名威胁电话,尽管警方事后的调查并未找到任何爆炸装置,但考虑到恐怖袭击的可能性,又正值公寓爆炸案18周年纪念期间,没有任何人敢对此掉以轻心。直到本文发出,匿名电话仍未停止,俄全国各地每天的疏散人数少则近千,多则数万,仅9月13日一天,莫斯科一地被迫紧急疏散的购物中心就多达19个,疏散人数超过了三万人,人心惶惶,而警方对于威胁者的身份迄今依然毫无头绪。
9月14日,一个东正教民间激进组织“基督国—神圣罗斯”的主席亚历山大•加里宁突然在社交网络上声称,所有这些匿名电话都是“反对《玛蒂尔达》的公共行为的一部分”。
“基督国”领导人加里宁 来源:YouTube截图
这个组织早在今年1月就曾威胁过要烧掉放映《玛蒂尔达》的影剧院,由于并未付诸行动,当时除引起各界的谴责表态之外也未产生什么实际后果。然而,从8月31日起,电影主创团队和支持者已多次遭遇纵火案,另一些影院则再次收到了署名“基督国”的威胁信。9月4日清晨,叶卡捷琳堡一家影院遭到人为纵火,嫌犯是一名立场公开的东正教激进分子,让不少人怀疑纵火之举又与《玛蒂尔达》有关。
尽管加里宁宣称他没有指使或参与任何袭击事件,也不是匿名电话的发出者,而只是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了消息,但对于此刻神经高度紧绷的俄罗斯政府和媒体,这已经足够了。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和文化部长梅津斯基异口同声地警告这种行为“具有恐怖主义性质”,东正教会和保守宗教组织纷纷在第一时间澄清自己与该“基督国”绝无关系且反对其立场,就连波克隆斯卡娅本人也不得不强调,“需要注意某些未经注册的组织的极端倾向。”
被高层避之唯恐不及的“基督国”却不肯就此保持沉默。加里宁抓住接下来的几次采访机会大肆鼓吹信徒应该为自己的信仰付出实际行动,数次引用圣经旧约来证明暴力手段完全符合教义:“好战的基督教才是正统(православие,同时也意为东正教)。”他不但声称“人民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可能烧掉任何东西”,甚至进一步号召信徒对《玛蒂尔达》导演乌彻捷利和文化部长梅津斯基进行人身攻击,“打断他的腿,或者来点更严重的……这是为了拯救俄罗斯免遭亵渎。”
“基督国”(Христианск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о)的名字在俄语中与“伊斯兰国”(Исламск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о)形式完全一致,加里宁承认,这个名字正是受到“伊斯兰国”启发而来,意在表明自己是“伊斯兰国”平等的对应物:“我们想表明这里是俄罗斯基督国。” 根据此前曾经对媒体透露过的信息,“基督国”目前共有350名成员,和一个拥有26000订阅用户的YouTube频道。它声称自己并不反对普京,而是致力于保护俄罗斯的“精神政治秩序”免遭外界(主要指西方)影响,同时希望在俄罗斯建立伊朗式的宗教国家——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玛蒂尔达》被该组织定义成了“对国家核心原则的直接威胁”。
武装保卫电影院
看上去,更大的风暴还在酝酿之中,而《玛蒂尔达》仍是风暴眼。在几经波折以后,该片的正式定档日期为2017年10月26日,目前已经开始预售票。不过比起它究竟演了些什么,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已经转移到了电影院以外。
波克隆斯卡娅的主要对手是始终坚持《玛蒂尔达》“只是一部普通电影”的俄文化部,9月14日,俄罗斯下议院文化委员会主席戈沃鲁辛表态支持文化部,将要求禁播的东正教激进派称为“小伊斯兰国”,同时称已经建议波克隆斯卡娅“保持安静”,15日,俄罗斯下议院主席沃洛金表态支持波克隆斯卡娅,同天东正教会代表谢慕柯夫指责文化部长梅津斯基,称整部电影都是文化部的“政治错误”,教会称,对这部电影,东正教徒目前已经与法国《查理周刊》事件中的穆斯林陷入了同样境地。
无论这种类比是否成立,它至少表明共同担忧的确存在——这部电影有可能会引发流血冲突。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宪法委员会主席克里沙斯在9月18日发出公告,要求内务部和检察院“严密保护电影主创团队的人身安全”,内务部也出面承诺将加派人手保护《玛蒂尔达》首映式。也是9月18日,“基督国”再次向多个地方政府发出署名信件,要求禁止《玛蒂尔达》在当地上映。
9月18日“基督国”代表致新西伯利亚州州长的公开信 来源:生意人报新西伯利亚分社网页截图
已有数家院线在叶卡捷琳堡纵火案后宣布因安全顾虑而放弃《玛蒂尔达》,部分其他影院联盟也发出警告,建议影院不要放映该片,但与此同时,仍有不少影院早早购买了该片放映权。在网络上,如何看待该片成了划分立场的一个最新标准,与之针锋相对的纪录片《玛蒂尔达的谎言》将赶在电影公映前抢先播出,而考虑到“基督国”的纵火威胁和东正教激进分子的普遍存在,叶卡捷琳堡的哥萨克社群甚至宣布将在电影上映期间自愿保卫电影院。
9月20日,俄内务部反恐办公室终于出面拘留了加里宁和“基督国”的另两名成员,文化部立即对此表示感谢,但风波远未终结。一年前的波克隆斯卡娅恐怕没有预料到最终这部电影会真的变成威胁国家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俄文化部和电影主创团队都坚持电影一定会如期上映,然而9月以来,《玛蒂尔达》已有两次点映因安全考虑或“技术因素”被迫取消,没有人知道它真正公映的时候究竟会发生什么。就在9月21日下午,俄执法机构通报称“基督国”领导人加里宁在结束讯问后已被释放。
因此,更多人则担心,就连《玛蒂尔达》本身也不过是个开始。眼下一部英国讽刺喜剧《斯大林之死》又遭遇了“禁播”呼声,这一次出面的是俄文化部自己,因为担心这部电影会像《玛蒂尔达》触怒东正教保守派一样在共产主义者和亲苏联民众当中引起社会动荡。
尾注:9月23日,在两次被拘留又两次被释放以后,“基督国”领导人加里宁因涉嫌向影院发出威胁信息被俄地方法院正式批捕。
(来源:路尘 世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