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4月16日電
題:中國科學家研發土壤修復技術拯救農田
新華社記者賴雨晨
吳濤
田建川
中國科學家正在致力於加快土壤修復技術的研發,以拯救全球六分之一人口賴以生存的農田。根據一項最新成果,利用粘土礦物研製出的修復材料可減少土壤中的重金屬進入農作物,或有望在未來兩年大面積推廣。
廣東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總工程師劉文華日前向新華社披露,該機構近期對一種名為“膨潤土”的粘土礦物進行改性研發和篩選,研製出代號為“Mont-SH6號”的鈍化劑,能夠將土壤中的鎘、鉛、銅、鋅等污染物從活性狀態轉化為固定狀態,降低其可移動性和生物毒性,從而減少重金屬進入農作物。
劉文華說,項目團隊已對Mont-SH6號材料進行了盆栽和野外場地的小白菜模擬修復試驗,以及兩期盆栽水稻的模擬試驗,結果顯示產出的小白菜和稻米中重金屬含量均有明顯降低。
“以重金屬鎘為例,使用修復材料後,盆栽小白菜的鎘含量對比降幅在35%到83.9%之間;野外場地平均降幅超過30%;稻米中鎘含量對比總體降低了90%以上。”劉文華說。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些地方工業化進程迅猛,但隨之而來的土壤污染問題也讓公眾普遍憂慮。根據廣東省國土資源廳披露,一項由中國國土資源部和該省聯合開展的調查顯示,僅珠三角地區,不適宜種植農作物的三級和劣三級土壤就佔到土壤總面積的22.8%,主要超標元素為鎘、汞、砷、氟。
土壤污染給中國的糧食生產和農產品品質安全帶來極大隱患,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又連帶引發了耕地流失、撂荒、農民棄耕等問題,嚴重損害了農民和農業企業的利益。
從2012年起,中國農業部門已開始在選定區域部署土壤修復示範工作。據了解,“活化”和“鈍化”是目前中國農田修復採用的主要方式。前者主要是通過一些不進入食物鏈的植物將土壤中的重金屬吸附出來;後者則側重於阻止重金屬進入農作物。
根據廣東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的介紹,該省在其“修復示範區”採取的措施就包括套種東南景天、蜈蚣草等吸附植物來治理果園,以及大面積推廣使用有機肥、抽取乾淨地下水灌溉等。
今年3月底,中國農業部下屬的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北京召開了土壤重金屬修復技術交流會。與會的相關專家提出,應以中國耕地中污染較為嚴重的鎘、砷、汞等重金屬為主攻方向開展不同治理模式的試驗工作,同時逐步建立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治理標準和綜合治理技術規程。
Mont-SH6號項目組組長趙秋香認為,與現有的多種修復手段相比,粘土礦物鈍化劑的突出優點是操作簡便、成本低。
“種植東南景天、蜈蚣草來吸附重金屬在國內已經比較成熟了,但植物生長有週期、比較慢,而且種植也有技術上的要求,成本因此也比較高,每畝最低也要每年5000元左右。”趙秋香說,“相比之下,鈍化劑雖然不能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屬,但使用起來就像給土壤施肥一樣,容易操作、見效快、不影響正常的農業生產,特別適宜大面積農田的污染修復。”
趙秋香說,中國有豐富的膨潤土資源,Mont-SH6號已經可以做到每畝地每年只需要幾百元,隨著研發進展和大規模應用,價格還有下降空間。
但劉文華表示,儘管階段性成果喜人,Mont-SH6號離產業化應用仍然有幾年的距離,“至少需要進行兩年左右的大田試驗,另外還要解決規模化生產的問題。”
“我們的研究成果如果能順利投入應用,普通農民都可以進行土壤修復的操作。”劉文華說,“農田修復應該是一項公益事業,政府要起到主導作用。”
而比起研究和應用前景,更讓這些科學家們擔憂的是尚未終止的污染。
廣東省耕地肥料總站站長曾思堅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廣東土壤污染原因多樣,有農業生產中過度使用化肥等面源污染,有工業廢水廢棄物污染,還有礦區周邊因採礦等造成的污染,這些污染源目前來看都難以完全控制。
位於珠三角邊緣的韶關大寶山礦區就是一個典型案例。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當地礦產開發曾長期存在廢土廢石露天存放、廢水直接地表排放等嚴重問題,環境不斷惡化,本世紀初進行的監測顯示,當地土壤含鋁超國家標準44倍,含鎘超標12倍。
韶關市環保局副局長張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儘管近年來採取了多項措施,但對於大寶山礦區的污染控制,是“枯水期沒事,豐水期就沒有辦法”——這意味著降雨豐富的當地每年會有近7個月的時間無法控制污染。
“如果不能從源頭上遏制污染,那麼,僅僅研發土壤修復技術也是徒勞的。”劉文華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