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亞太日報記者杜白羽
12月9日,韓國國會通過總統彈劾案,總統朴槿惠遭停職。即將過去的2016年,是朴槿惠自掘墳墓的一年。執政第四年,表面看起來行駛平穩的國政航船,卻遇上暗湧激流,狂風巨浪上沖下撞,失去方向。
從執政一年時支持率高達62.7%,到今年10月份因“薩德”反導系統部署、缺乏與民意溝通、獨斷專行等因素降至25%,再到“崔順實門”爆光後,支持率一路狂跌至冰點4%,成為韓國歷史上最不受歡迎的總統,最終面臨彈劾,或成為韓國第一個因彈劾下臺的總統。
朴槿惠被彈劾 韓民眾慶祝將街道堵死
朴槿惠的2016,是她個人和韓國的悲哀。
從年初開始,朝鮮就不消停,分別於1月和9月兩次進行核子試驗,並多次進行彈道導彈試射。韓國感受到的威脅“切膚”而緊迫,於是加緊向美國靠近,幻想通過強化軍事存在而獲得安全感。
身為韓國首位女總統,朴槿惠絲毫不示弱,展示出異常強硬的對抗姿態,導致昏招頻出。先是在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上不顧民意反對,一意孤行,言之鑿鑿為保護韓國安全,實則將韓國綁上美國戰車。
“薩德”計劃部署在慶尚北道的星州,其防禦範圍甚至不包括集中韓國近半數人口的首都圈地區,名為保護韓國安全,實則保護的是位於京畿道平澤和全羅北道群山的駐韓美軍基地。
招“薩德”入韓,朴槿惠不惜搭上韓國國民安全,如同引狼入室,愚蠢至極。有分析認為,今年美國大選出現孤立主義,特朗普宣稱將減少海外駐軍。韓國難以想像沒有美國保護的日子,最擔心美軍撤離朝鮮半島。
韓國以為做出部署“薩德”的讓步,就可以要求美國在韓長期部署戰略武器,但韓國想錯了。美國對此輕描淡寫地拒絕了,理由是軍費成本太高。足見韓國充其量只是美國的一枚棋子。
韓民眾反薩德
儘管美國三番五次重申對韓國“延伸威懾”的承諾:美國將在盟國遭到核威脅或攻擊時提供核保護傘,猶如保護美國本土。但韓國無法確信美國到時是否會“說到做到”。
隨著“親信幹政門”越來越多證據浮出水面,不排除崔順實介入國家安保決策,甚至“薩德”部署等議題。如果證據坐實,朴槿惠就不僅是缺乏戰略考量的無謀了,更是違憲賣國罪加一等。
韓國有句俗語:“鯨魚相鬥,小蝦遭殃”,既描述了韓國在大國博弈中的尷尬地位,也道出了難以決定自身命運的地緣宿命。
朴槿惠此前三年的外交政策,平衡兼顧,遊刃有餘,得到了中美兩大國的支持,取得了不菲成績。但究竟發生了什麼,讓朴槿惠在執政的第四年突然變臉轉身,終落得如此慘境?
分析認為,一是韓國嚴重誤判地區形勢,終致再三“飲鴆止渴”;二是在韓國唱衰中國經濟預期的觀點盛行,讓一些韓國人選擇緊跟美國。
韓國前外長金星煥指出:“朴槿惠政府需要與中國保持外交友好,沒有中美兩國的合作共識,朝核問題靠韓國解決不了,韓國必須懂得平衡。”但朴槿惠明顯已經喪失平衡。在“親信幹政”醜聞不可收拾、國內壓力巨大的處境下,中國漁民成了韓國政府轉嫁國內注意力的“出氣筒”,韓方動輒訴諸武力暴力執法,甚至開炮襲擊中國漁船,這暴露出朴槿惠的短視和昏聵。
朴槿惠在2014年“歲月”號沉船事故後,解散海洋員警廳,將其職能分別移交員警廳和新設立的國家安全處。致使海警投入小、執法力度弱化,引發韓國民眾不滿。而朴槿惠本人在“歲月”號沉船當天,“消失7小時”的疑點正成為調查的核心內容之一。
2014年4月16日,一艘載有476人的客船在韓國西南部海域下沉,300多人遇難,直至2年後的今天,仍有9人失蹤。
“推特”韓國公司本月6日發佈的調查結果顯示,“總統”、“崔順實”和“燭光集會”成為“推特”熱門關鍵字排行榜前三,達到1800萬條。
韓國民眾對政界和商界長期存在的“韓國病”有積怨,此次的“崔順實門”只是一個宣洩口和爆發點。在“崔順實門”背後,韓國民眾看到的是“裙帶關係”、“心腹政治”及政商勾結等“韓國病”積重難返,民眾對現行政治體制的信心出現了極大動搖。
(來源:亞太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