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校“就業季”的啟示

APD NEWS

text

2013年中國高校畢業生數量創下最高紀錄,而需求相對疲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如何安放更多年輕人的青春和夢想?通過國外的經驗探尋途徑,反觀自身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美國同樣也存在年輕人“就業難的問題,而美國政府和社會,尤其是高校對這個問題的處理方法,或許能給出一些啓發。

目前美國年輕人失業率居高不下。 圖片來源:網絡

美國年輕人就業不容易

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數據,目前美國25歲以下年輕人失業率高達16%,為整體勞動力人口失業率的兩倍多。在金融危機之前,這一數字基本維持在10%左右。而按照專家的說法,這還低估了情況的嚴重性,因為政府的統計裏不包括那些因為灰心而放棄求職的人,如果算上“無工作、無深造、無培訓的“三無人群,年輕人的失業率實際上早已超過20%。

華盛頓智庫美國進步中心研究員薩拉•艾爾斯認為,這一代美國年輕人的就業危機與以往相比呈現了某些新特徵:二十多歲陷於零薪酬的實習崗位遲遲難以轉正,大學畢業生屈就於低薪低技術崗位。

過去幾年經濟不景氣,不少大學生不得不選擇繼續深造或參加其他形式教育培訓來暫時逃避就業壓力。但當他們在經濟衰退的餘震中最終走出校門時,卻發現就業前景依然黯淡,不僅要和同齡人競爭,求職空間還要被之前失業的前輩們擠佔,缺乏工作經驗成為最大軟肋。雪上加霜的是,他們中不少人身上還背負著沉重的學貸負擔,於是無奈之下只有退而求其次,先找個“飯碗再說。

根據埃森哲諮詢公司的一份報告,兩年來,美國超過40%的大學畢業生“大材小用,所從事工作的技術含量與本科學位不匹配。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的研究表明,2000年以來,美國大學畢業生的實際工資下降了8.5%,而且獲得僱主提供醫療保險等福利的人群比例也呈下降趨勢。由此可見,大學文憑已不再是高薪崗位的保證。

全美高校與僱主協會是畢業生找工作的好幫手。 圖片來源:網絡

高校就業服務體系顯威力

為解決年輕人就業問題,美國政府、教育部門和家庭等各相關方面可謂費盡心力,各顯神通。其中,美國的高校就業服務體系規範、完善、系統性強,是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好幫手。

從組織架構上看,美國幾乎每所高校都有不少就業服務中心。以紐約大學為例,除了法律、數學等學院為本學院學生建立了就業指導中心之外,學校還有一個面向全校學生的規模很大的沃瑟曼就業指導研究中心。

沃瑟曼中心面積約為六、七百平方米。主要包括兩間專用於舉行招聘會的房間、十餘間面試房間、職業諮詢處、實習機會諮詢處、招聘單位休息室以及學生上網和休息區等若干區域。

該中心主任特魯迪•斯坦菲爾德告訴記者,這個中心共有29名全職工作人員,他們的服務面向全校3萬多名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從學生大學二年級開始,該校的學生可以在就業諮詢師的指導下,明確自己的求職方向,並申請相應的實習機會。大部分在此註冊的學生在大四前都可以獲得約3個實習機會。

該中心將職業分為藝術、房地產、諮詢、傳播、教育、人力資源和國際領域等多個方向。每個方向都為學生提供了詳細的信息,比如適合該方向的專業、需要哪些職業技能、供參考的職業、尋找工作的途徑和該中心可提供的各種資源。

斯坦菲爾德認為,面試是畢業生求職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因此,該中心為學生提供大量與用人單位見面的機會,平均每年舉行200多場職業介紹會、各種就業洽談會等。同時,職業諮詢師幫助學生製作和修改簡歷,指導他們如何展示自己的能力,並鼓勵他們拓展個人的交際圈。

包括紐約大學沃瑟曼中心在內的許多高校的就業服務中心都加入了全美高校與僱主協會。該協會由教育界和企業界人士共同創辦,起初美國各地區都存在地區性的協會組織,但隨著各個協會活動的增加,這些活動可能會與企業招聘會的時間產生衝突,各地區協會便組成了這個負責協調的統一組織。

該協會是一個非常專業的組織,共有3100個大學院校和用人單位會員,負責制定就業服務中心的標準和準則,此外,它也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信息的提供者,負責調查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數據併發布相關報告,如每個季度發佈一份畢業生起薪的報告,對大學生就業市場作出階段性預測。除此之外,這個協會還出版有關大學就業市場的雜誌,為高校和僱主提供招聘標準等。

總之,美國大學生的就業市場其實非常強調“關係,但並非暗箱操作,畢業生如果想找到滿意的工作,需要發展與教授、就業服務中心、用人單位和社會之間的各種關係,找到推銷自己、展示自己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