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时代》周报网站7月18日报道,长期以来,中国教育系统对中小学生的要求过高。政府官员知道这种情况。因此,几十年来,他们一再提出减负的口号。
报道称,中小学生承受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中国教育系统带来的竞争。焦虑的父母也有责任,他们想不惜一切代价防止孩子在社会上落败。另外,由于教师待遇与学生成绩挂钩,他们会迫使那些还不太焦虑的父母一同向孩子施压。结果产生了连锁效应:政府下令缩短学校授课时间,家长们就求助于私营课外补习班,这种课外补习现在又受到了政府的限制。然而,只要成年人在中国经济和社会中面对的竞争压力不减少,儿童承受的压力也将继续存在。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位专家这样解释课外班的做法:校外培训机构往往以高强度和提前教育等模式,培训学生的应试技巧,裹挟家长带着孩子拼命抢跑。校内减负把教育的责任交给家庭,但考试选拔机制和竞争依然存在。
报道援引2018年的一项研究称,当时有72%的小学生参加课外培训班,主要是数学、语文和英语。家长每年平均为补习班花费1.2万元人民币,孩子升入中学后,这笔开销还将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