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記者許萬虎、索朗德吉)想請一幅精品唐卡回家供養抑或收藏?眼下,西藏自治區一級唐卡畫師的精品力作不僅為寺院、信眾所供養,也開始進入藝術品收藏市場,以訂單形式出售。
西藏一級唐卡畫師聯展10日在西藏自治區群藝館舉行,參與聯展的17名西藏一級唐卡畫師在此間表示,隨著唐卡進入藝術品收藏市場,不排斥出售精品唐卡,很樂意接受海內外唐卡愛好者的訂單。
唐卡被譽為“隨身佛,是用彩緞裝裱後懸挂供奉的宗教卷軸畫,距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西藏是唐卡藝術的發源地,以勉唐、勉薩、欽孜、噶瑪噶赤等流派為主,其他藏區的唐卡基本是將西藏某一流派唐卡與當地本土藝術結合後的衍生品。
出生於1984年的西藏一級唐卡畫師索朗9歲開始學習唐卡繪畫,其歷時一年創作的勉薩畫風作品《白度母》市場價30萬元左右。“唐卡的價格主要取決於創作的繁複程度和藝術性,勾線、色彩、顏料等都是決定唐卡價格的因素。海內外訂購者要說清楚請哪尊佛,我們會量身創作。他說。
西藏一級唐卡畫師、拉薩堆繡唐卡傳承人羅布歷時半年創作的《吉祥天母》,用材講究,選取具有一定歷史的老舊綢緞縫製,綴飾珍貴、紅珊瑚等寶石,市場價過百萬元。“我創作的一大部分堆繡唐卡都被寺院收藏了,還有一部分可以出售,價格在幾千元到數十萬元不等。他說。
西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負責人阿旺旦增介紹,2010年開始,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區文化廳陸續命名17名一級唐卡畫師,20名二級唐卡畫師,29名唐卡畫師,“近幾年,唐卡越來越受到海內外市場青睞,西藏從去年起連續舉辦各流派唐卡珍品展覽宣傳活動,本土頂尖唐卡畫師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
“西藏唐卡藝術正處於生產性保護階段,重心在於傳承技藝、打造精品,傳承人專注於高品質唐卡創作,因此創作週期長,產量較少,但是相比規模化生產的唐卡,藝術價值更高。阿旺旦增說。
“現下唐卡市場還不是很規範,許多市場炒作的標準與藝術本身沒有關係。西藏畫家餘友心說,評判一幅唐卡的價值,首先要看畫師對傳統規範的掌握程度,也就是說是否符合《造像度量經》;同時,唐卡作為宗教藝術,不能只看製作工序精細的程度就決定其價值,要注重藝術審美的綜合考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