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推送工商信息正常变动,也是浪费社会资源

新京报网

text

这几天,工商信息查询工具受到舆论聚焦:4月21日,360金融发布律师函,称将起诉某工商信息查询平台发布不实信息。4月20日,央广网记者也报道称,接到多家企业投诉,一些工商信息查询平台利用公开信息,渲染出一些和实际不符合的结论,对企业的正常发展造成困扰。

对于媒体报道和企业投诉,相关工商信息查询平台认为,信息都是从国家公开平台抓取,机械搬运,并没有加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利用技术手段,把市场交易主体需要的公开信息聚合起来,并提供快速便捷的工具进行查询,确实能够降低市场主体获取信息的成本。

在此类工商信息查询平台上,可以查询公司的工商信息,主要人员,股东信息,股权结构等企业背景信息,可以查到法律诉讼,法院公告,被执行人,税收环保等执法信息这些风险信息等;免费用户可以查询的信息较少,收费用户(VIP用户)则可以查询到更多信息。

这相当于花钱买时间,你花几百块钱的年费,省掉了大量自己去到处找信息和遴选甚至分析信息的时间。对整天忙于工作的人来说,花这笔钱是值得的。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信息查询工具在提高信息获取效率、降低信息获取成本上确实有进步意义,但正如央广网报道中一些企业遇到的困扰,天津一家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公司于4月份进行了法定代表人等几项正常的工商变更,天眼查同步了具体信息,还将此整理成新闻快讯发布给合作媒体,引发了市场诸多臆想,因此,公司不得不及时出来辟谣。”

为什么正常的公开信息反而会给相关市场主体带来困扰?工商信息查询平台可能觉得自己也挺冤枉,只是信息搬运工,媒体和公众如何解读这些信息,和自己没有关系。

厘清公开信息的特性,或许有助于解答这个疑问。

工商信息、案件信息、知识产权信息、证券市场信息等信息,都是国家公共部门基于公共管理和服务,免费发布在相关权威载体上,目的是满足对这些信息有需求的主体能够及时获取。

但这些信息都是静态展示,公共部门掌握的权威载体,并不会主动向外部推送特定的某某卸任董事长,某某公司成为被执行人之类信息。原因在于,公共部门及其信息发布载体本身具有公共性和客观性,主动推送有违客观立场,易于引起外界误读。

互联网公司利用技术手段抓取聚合公开信息,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利用自身工具或其他信息发布平台推送特定信息,甚至发布新闻通稿等主动“推荐”来吸引眼球的做法,则有悖于公开信息被动查询以确保其客观性的属性。

这已经脱离了公开信息的公共性属性,而是演变成做生意的玩法,并因此给一些本来正常变更信息的企业带来市场和公众猜疑的困扰,企业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去回应。

这种对社会资源没有价值的浪费,既有违新闻价值规律,也没有必要。而各类工商信息查询工具提供的是信息服务,也应该回归到其信息技术服务的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