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观察 | “向东进”,印度全新政策下的得与失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评论员 张浩

风起于“东进”

近日,印度与我国在边境地区的对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人们不禁要问,印度的国家外交政策,究竟发生怎样的改变?

印度总理莫迪在2014年5月上任时强调,印度需要扩大其外交和影响力的地缘范围。他尤其强调了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外交活动。印度的“东看”政策其实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启动了。

印度总理莫迪

莫迪宣称,他将改变印度以往的“东看”政策,改为“东进”政策。实质是从过去的密切关注亚太动向的防御性政策,改为积极参与到亚太地区事务内的积极性政策。在以上背景的影响下,印度提出了全新的IMSS-2015战略,并且首次提出了积极的对亚太地区政策,印度由此发展出了成熟的综合对外战略。

在IMSS-2015中,印度首次将亚太地区作为其关注的热点之一,在其地缘关注度的优先级别中被列为仅次于印度洋周边区域的级别。关于印度军事力量执行任务的地理范围,IMSS-2015提出以下关键点:

首先,地理范围扩大到了整个环印度洋和亚太地区。第二,扩大在西北印度洋及东南印度洋“两个角落”里的行动能力。第三,由于联系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地位,印度扩大了对东南亚国家的特别关注度。

从上任伊始,莫迪就宣布印度开始实行“东进”政策。作为这一政策的一部分,印度增加了对所有在东南亚、南亚地区国家的外交和军事活动。同亚太地区国家的交流,是IMSS-2015里的一个新增与核心的内容。

引人注目的是,印度对于东亚区域的国家和地区,在外交关注优先级别上仅次于印度洋周边地区。印度的最新海上战略,更加强调“以我为主”的外交思路,特别是与过去相比,印度更多的参与到了亚太地区正在进行中的各种外交活动中。

印度在东进之下的“得”

以缅甸为例子,印度与缅甸的关系一直集中在共同的土地边界和打击叛乱分子的合作上,据称在印度领土上发动攻击的很多行为,都来自缅甸境内的武装。

2015年7月,在印度召开的印度缅甸安全协调委员会,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以讨论两个国家在安全防务领域的合作,印度外长斯瓦拉杰表示“我们印度承诺与缅甸军事合作。”莫迪总理随后也重申了他承诺与缅甸进行国防合作。

2016年2月,印度和缅甸进行第四次联合执法巡逻合作,期间两国签署了一个标准操作程序,印度政府称这个协议是一个“重大的成就”,因为缅甸是仅有的三个与印度有海上执法标准操作程序协议的国家之一。

和缅甸一样,在莫迪政府的“东进”政策影响下,泰国也在同印度推行外交合作。2015年7月,印度派海军总司令到曼谷访问。印度积极推行和泰国的合作,包括印度承诺参与同泰国联合举行的军事演习,在2015年7月,印度副总统安萨里也到泰国进行了访问。

除了东南亚国家以外,印度一直寻求参与同中国南海周边国家的合作。和我国有海洋争议的越南和菲律宾两国是其中的重点。印度与越南的防务合作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两国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包括在南海共同开发石油的协议。不过目前,印度的力量有限,还不能在技术和资金上资助越南开采南海石油。

印度特别重视与越南的合作。在2015年,印度和越南签署了国防合作《2015-2020年共同愿景声明》。2014年,印度为越南提供了贷款用于国防采购,这包括了1亿美元的信贷额度,用以采购印度的布拉莫斯导弹。菲律宾与印度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菲律宾是一个美式政体国家,在意识形态上更加接近于印度。有报道称菲律宾可能会购买印度的护卫舰。

然而,这些合作大都仅存于“颜面”领域,实质上,印度对于这些相关国家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帮助是极为有限的,对于亚太地区国家而言,印度的影响力永远是处于次要考虑的层级,印度得到的也只是一些较为初步的承诺。

印度在东进之下的“失”

印度的东进政策存在巨大隐患。这一隐患就是印度在东进的选择上出现的偏差。 在印度的选择中,将中国作为了“边缘化”国家,然而却把和中国矛盾较深的国家作为其主要发展伙伴关系的国家,这一选择导致了印度没有抓住同亚太地区合作、共享发展的命脉。

例如,同日本的安全合作一直是印度高度关心的议程。在2015年3月举行的印日国防部长会议后,双方强调“亚太地区和印度洋地区相互联系”,并赞扬他们的双边演习以及与美国的三边军事训练。在德里,2015年印度外交部长宣布,从2016年开始,日本将在马拉巴尔参加同印度的海上军演。

可是,据印度商务部发布的数据称,印度同亚洲的贸易,占印度对外贸易的48.63%;同美国的贸易,占20.18%;同欧洲的贸易,占19.26%;同非洲的贸易,占9.56%;同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占0.92%。在同亚洲国家的贸易中,超过一半是同中国的贸易合作,而且同中国的贸易额近年来呈现出飞速增加的态势,尤其是在电子产品领域,印度已经难以摆脱中国影响。

有趣的是,印度却对中国采取了一定的保守和警惕态度,这等于将自己国家的发展未来放在赌局上作为赌资,而且印度将难以承受失败的风险。

近年来,印度为了摆脱对我国巨大的经济依赖,开启了“蓝色”经济合作计划,试图同我国的一带一路相呼应,然而到目前为止,仅有马尔代夫、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少数几个印度洋国家对其进行了回应,“蓝色”经济议定书面临着破产压力。相反,同我国积极合作的巴基斯坦等国,则在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的持续牵引下,掀起了一轮发展的高潮。

当此之时,印度如何选择?遗憾的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心态失衡的“地区大国”,他们端起了武器进入了邻国的边境,以寻求加强自己在本地区的影响力,这样的行为,只能说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大国的行为,印度虽有大国之躯,但是当前尚无大国之略,在一些领域表现得尤其冲动。印度究竟失去了什么,印度又得到了什么?印度今后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过一段时间,印度人会仔细思考这个问题。

在此,笔者试图为印度指出一条路: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合作与共赢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道路, 共享发展成果,互补经济短板,加强文化、科技交流,才是促进自己进步的唯一出路。


作者简介:

作者张浩,《舰载武器》杂志评论员,资深军迷。

亚太日报观察专栏作者均为国际问题专家及资深新闻从业人员,长期从事国际研究和报道,他们秉承亚太日报原创、独家、深度、开放、联动的理念,以独特的视角评述当今国际大事。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