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山区民众激发脱贫“内力”:为新生活“赋能”

中国新闻网

text

杨传红靠着制作豆腐手艺,在将知天命的年龄实现了生活的“逆袭”。 边峰 摄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秦岭山区民众激发脱贫“内力”:为新生活“赋能”**

中新网陕西商洛7月23日电:题:秦岭山区民众激发脱贫“内力”:为新生活“赋能”

中新网记者 边峰

“做豆腐跟过日子一样,只要有耐心,能吃得下苦,就会有所收获。”站在自己的豆腐铺子里,杨传红一边忙着招呼顾客,一边熟练地为铁板上的香煎豆腐撒调料。

富桥社区里的电子设备加工厂,不少搬迁民众通过培训在家门口“上岗”。 边峰 摄

人们常说,世上活路三行苦,行船打铁磨豆腐。但49岁的杨传红却靠着过硬的制作豆腐手艺,在将知天命的年纪,实现了生活的“逆袭”,从一个贫困户变成了一个年收入十多万元的小老板。

游客选购山区的土特产。 张远 摄

杨传红的老家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杨传红是村里的贫困户,原先一直奔波于各个建筑工地打工谋生,日子过得相当拮据。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柞水探寻旅游产业与脱贫攻坚的契合点,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通过发展特色小镇,让贫困民众搬进景区,同时进行培训帮扶,让贫困民众依托特色小镇建设增收脱贫。

四处寻活打工的杨传红回到了家乡,并参加了当地举办的技能培训班,学得了制作豆腐的手艺。2019年,他在家附近的终南山寨景区开了家豆腐店,经营铁板豆腐和豆干等豆制品,当年底收入就达8万多元。

秦岭山区民众依托绿色资源发展农家乐。 张远 摄

“以前没什么技能,到处在工地打零工,一年到头也挣不上多少钱。有了这门手艺和景区的帮扶,日子不发愁了。”杨传红说,自己十多年前盖的房子一直没钱装修,挣了钱后已经把房子装修好了。

终南山寨景区副总经理霍国博告诉记者,景区的经营户里,有不少像杨传红这样的贫困户,此前并没有什么谋生技巧和经商经验。他们便成立了脱贫攻坚培训学校,对贫困户开展餐饮、文创、接待礼仪等技能培训,并让专业人员指导项目经营。“为了过上好日子,大家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都很高。”

地处秦岭南麓的商洛市,所辖1区6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当地把技能培训、支持创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一把“金钥匙”,结合民众的技能需求,积极开展技能培训进乡村活动,激发民众脱贫致富“内动力”,为实现成功就业打牢基础。

抹布和清洁剂怎么用?房间的清洁程序是什么?记者在商洛市山阳县高坝店镇富桥社区采访时,这里正在举办家政服务培训班。这场针对易地搬迁贫困户的培训课,吸引了近百人参加,培训教室里挤得满满的,不少人认真地记着笔记。

高坝店镇党委书记杨浩告诉记者,富桥社区是易地扶贫搬迁点,类似的培训不需要交费,还能帮助民众拓宽就业渠道,大家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对于脱贫民众来说,掌握一技之长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没想到干家务活还有这么多讲究和技巧。”三年前搬来社区的王小霞告诉记者,培训老师讲得很细,几天培训令她学到了不少家政知识和技能,“以前只能在家种地,搬到社区后就得想办法多学本事,心里才不会慌。”

在富桥社区的电子设备加工厂里,牛小玲的工作台上堆放着耳机零件,她熟练地焊接耳机电源线。她告诉记者,自己原来没有什么技能,社区的电子设备工厂建成后,她很快报名参加了社区的技能培训,现在每月在这里能赚1500元左右,熟练的同事收入可达两千多元,自己还需努力。

据富桥社区服务人员介绍,搬迁政策让民众搬得出,但有了谋生技能才能稳得住、能致富。不少搬迁民众面对新的环境,思想上的变化都很大,都想方设法地多学技能提升自己。

“手里掌握了技能,只要能吃苦肯努力就不会受穷,日子也会越过越好。”王小霞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