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后,在水运领域防疫战场各个角落,活跃着一批“90后”青年。他们战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是守卫水上交通的中间力量,也是满怀激情壮志报国的抗“疫”战士。
面对疫情,他们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毅然投身到抗击疫情防控的工作中,不惧危险、不惧艰苦、不惧辛劳做好本职工作,宣传防疫知识,用坚守擦亮青春底色,用实际行动书写当代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夺取疫情防控斗争全面胜利贡献青春力量。
“我会是一名优秀的海事人”
武汉海事局青山海事处天兴洲海巡执法大队执法人员 杨君
他是一名2019年刚入职的海事新兵,也是一名有着7年党龄的“老”党员。由于疫情形势突然变得紧张,他毅然选择了继续在大队值守。“回家的路已经封闭,我作为一名‘90后’共产党员,要和其他同事们一起坚守一线,共克时艰,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杨君坚定地说。
1月23日上午10时,武汉市开始暂停公共交通。杨君拨通了父母的视频电话,告诉父母不能回家过年的消息。本以为父母会很失落,但父母却安慰他说:“没事,我们在家都很好,不用担心!现在这个特殊时期有人比父母更需要你。2003年非典的时候你还小,都是别人来保护你,现在你长大了,成了一名海事人,一名共产党员,这个重担落到你的肩膀上了,你好好工作。儿子,加油!”听到家人这么支持自己,他更加坚定了坚守岗位,抗击疫情的决心。
作为队里的青年党员,为确保重点物资和民生物资的供应畅通,杨君坚持每天随船出航对煤船、油船进行重点维护,对船上船员进行循环宣传,之后再返回趸船,迅速投入到船舶进出港核查、台账整理、信息报送工作中。
正月初五是杨君坚守岗位的第七天。早上8时,他跟着当班队长来到辖区青山夹水道的安康码头,对满载8000吨煤炭的“皖金舵X”轮进行现场维护。
“海巡、海巡,我轮已安全靠泊,感谢你们的维护!”
“收到,在靠泊码头期间,请船上人员不得随意上岸,在船期间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舱室通风,及时消毒。在港期间您有任何需要帮助的地方,请拨打天兴洲执法大队24小时值班电话。”
满载8000吨煤炭的“皖金舵X”轮,是武汉封城后进港的第7艘煤炭运输船。这些卸下的煤炭将立即运送到青山热电厂,保证武汉市疫情期间的电力供应。
天兴洲海巡执法大队的辖区内既有宝武武钢集团的原料进口和成品出库装卸作业区,又有中韩武石化燃油进出口作业区,每次遇到重点船舶靠泊辖区码头时,杨君都会跟随当班队长在现场进行维护。
“一次次的现场维护,也让我深深感受到自己是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一份子。我们虽然没法像一直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那样救死扶伤,但是我们作为海事一线执法人员,一样可以发挥自己的职业作用,全力保障进出武汉港的疫情防控、生产生活等重要物资运输安全畅通,筑牢水上绿色通道。”他说。
在坚守岗位的18天中,杨君参与现场巡查船舶183艘,重点维护船舶72艘,全力保障了进出武汉港的疫情防控、生产生活等重要物资运输安全畅通,铸就了病毒攻不破的青年战斗堡垒,体现了青年党员敢为人先,甘于奉献的精神,凸显了青年党员的昂扬斗志。
“在这场战‘疫’中,通过对不同业务的熟悉,也让我认清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我会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一名更加优秀的海事人。”这就是杨君,一名“90后”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张冉)
“长大了,就该扛起责任”
辽宁港口集团大连集装箱码头船舶调度员 李振波
李振波。辽宁港口集团 供图
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李振波坚守在码头抗“疫”一线,不畏艰辛、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彰显了“90后”的担当。
近期,多批运送防疫物资的船舶到港,为全力保障防疫物资快速运输,在辽宁港口集团大连集装箱码头第一党支部的号召下,他光荣成为“党团突击队”中的一员。可就在前不久,由于调度B班有一位调度员所住居民楼出现一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该调度员和他所在班的14人均被隔离观察。调度,是码头现场作业的“大脑”,这里如果出现问题,码头作业将受到严重影响。在调度岗位人员吃紧的紧要关头,李振波主动请缨,补充到调度B班。
连日来,大雾、寒潮等恶劣天气加剧了船舶压港,延长了船舶作业时间,使得调度岗位的工作量比平时增加了40%。李振波一个人要做几个人的活,双眼紧盯屏幕,身边的电话、对讲机响个不停,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加班加点成为常态。看着他熬红的双眼,值班主任心疼地说:“振波,下个班让兄弟替你,回去休息休息。”可他却倔强地说:“没事的,我还年轻,战斗力强着呢!”接着又拿起对讲机和B班的兄弟们开始配合下一次作业。
在成为突击队员的14天里,李振波每天都早早来到单位,对工作区域和生产区域进行“无死角”卫生消毒,为同事分发防护消毒物品。除了做好船舶靠离泊、天气监测、挑箱作业、联络拖车等常规业务,他还要及时跟船舶代理取得联系,确定每艘次预靠船船员的身体健康。有时电话那头的客户对这样重复繁琐的工作不理解,他就耐心劝说,直至完成每一个航次的防疫工作确认。他的认真执着也影响着身边的同事,使这支紧急集合的团队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出色地完成了公司的各项生产任务。
本来答应好了父母要把他们接来大连过年,但从春节前夕到现在,团聚的计划因为工作和疫情一推再推。家里的双胞胎姐姐担心他,常打电话询问。李振波告诉姐姐:“国家有难,总要有人冲在前面,非典时期是大人们守护着孩子,如今我们这些孩子长大了,也要担起保护祖国的责任!”
疫情期间是他工作6年来最难忘的时光,虽然每一天都很累,但奋战疫情的激情让他觉得自己的岗位平凡而光荣。他多次参与组织调度“鸭绿江”号、“斗宇大连”号等防疫物资船舶,作业船舶30余艘次,亲自调配作业8956个自然箱,参与作业21569个自然箱,使防疫物资等货物第一时间送达客户,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党旗所指,团旗所向。疫情防控战役的关键时期,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这个“90后”小伙勇于担当、不计得失,为做好现场生产组织接续发力,让青春的光彩闪耀在码头疫情防控第一线。(丁薇薇 孙承军)
护航中绽放青春光芒
长江引航中心镇江引航站三级引航员 李宁
李宁。金校 供图
一场空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他和广大长江引航人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保障长江水上生命通道畅通的重担,在交通保障的第一线绽放青春的美丽光芒。
他在战“疫”中坚守。
“我是党员我留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已经连续5年没能回河南老家的他,再一次选择了坚守一线。全勤在岗、24小时待命,新春伊始的20天时间里,他马不停蹄地奔走在水上战“疫”保畅通的第一线,相继引领24船电煤、化工品、散杂货等各类民生保障物资安全及时进出沿江各港。24船物资,是他数十次引航梯的爬上爬下,是他上千道精准的引领口令,是他铆足精神顶在保畅通第一线的责任担当。
他在战“疫”中呐喊。
李宁不仅在战“疫”交通保障阵地战斗,还在战“疫”舆论宣传阵地战斗。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把镜头对准身边的美丽身影,用镜头定格交通人奋勇战“疫”的精彩瞬间;他用文字记录身边榜样的感人故事,向行业乃至社会传递满满的正能量。他撰写的《引航战疫“情”——你在医护一线,我在保障一线》稿件被新华社采用,多幅摄影作品和多篇文稿被新华日报、民声湃、中国交通新闻网等新闻媒体采用。他不在镜头前、也不在文字里,但是他始终坚定地守护在舆论宣传的阵地上。
他在战“疫”中成长。
大风大雾、雨雪寒风、疫情防控升级……一系列的因素给长江引航的服务保障带来了巨大压力和重重困难。李宁和同伴迎难而上,坚定前行。1月29日,他彻夜未眠,为的是将巴拿马籍“硫磺优雅”轮连夜引领进港,给生产告急的企业“雪中送炭”。节后,长江下游受到连日大雾影响,在装载Y类危险品的挪威籍“宝传奇”轮上,从2月13日至16日,他一守就是4天,没有任何怨言。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90后”青年应有的勇往直前、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把自己的青春与梦想,热血与激情都写进了水上战“疫”中,写在了万里长江上。(金校)
“岗位在哪里,我就驻守在哪里”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公司操作部综合计划员 王梓宇
王梓宇。薛力强 供图
“疫情来袭,许多医护工作者第一时间奔赴一线,我作为一名‘90后’,虽无法与他们并肩作战,但在疫情面前应当义不容辞担起属于我自己的那份责任。”面对疫情,王梓宇这样说。
今年除夕夜,王梓宇接到船代通报:“歌诗达赛琳娜号”有人出现发热症状。接到通报后,他立即将此情况上报。
“歌诗达赛琳娜号”邮轮按原计划将在大年初一早晨6时进港,全船载有3706名游客和1100名船员。4806,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4806个生命和他们背后的家庭。此时距离船舶计划进港时间已不足6个小时,王梓宇睡意全无。
通报就是命令,行动刻不容缓。为保证船舶接待以及接待人员防疫工作顺利开展,王梓宇抓紧时间重新规划靠泊位置和旅客下船通道,反复推演,细化流程,精益求精,制定了三套接待方案,以应对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
初一天还没亮,他就动身离家,直接奔赴公司现场投入工作,逐一核实现场接待安排是否落实到位;积极与口岸单位沟通协调,再次梳理接待方案;提前将接待设施设备开启,安排接待人员提前上岗并做好自身防疫工作,督促各环节随时做好接待准备,做到万无一失。
下午16时,终于盼来了船上发热人员送检样本经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暨排除新冠肺炎感染的好消息,该船舶计划改为17时45分进港。虽然旅客接待工作不是他的本职工作,但他还是留了下来。“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他说,“疫情当前,虽然这点儿工作算不上什么,但坚守在这里,为保证广大旅客顺利出行尽一份力,就很有意义。”
王梓宇积极地和同事们一起引导入境旅客依次通过测温通道,提醒未佩戴口罩的旅客做好自身防护。现场秩序井然,全船旅客于22时30分下船完毕。此时船公司表示今日时间已晚,申请明日进行物资供给作业。王梓宇再一次回到岗位,制定计划,编排机械,部署人员,最终该轮于26日17时顺利离港。
“身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干部的我,一直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发挥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无论疫情如何发展,我的工作岗位在哪里,我就驻守在哪里,克服疫情影响,做到疫情防控和生产组织两不误。”他说。
自疫情发生以来,王梓宇坚持每日与船代沟通联系,掌握国际客货班轮“天仁号”及滚装船船期,梳理集疏港数据,统筹作业机械及作业人员,并根据公司生产实际,严密制定昼夜船舶进出计划。
近日,因大雾航道封航,致使船舶动态延迟,原靠泊计划打乱,造成“天仁号”、滚装船“阿斯特”轮、“塞罗”轮集中到港。为保证船舶顺利靠港,他不断调整靠泊计划,仔细核算作业机械数量及作业人员人数,统筹全局,详细部署,最终三条船圆满完成船舶作业。
在组织生产作业的同时,他还主动融入疫情防控,深入生产作业的重点环节、关键部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合理设置岗位,减少职工疫情风险。王梓宇对同事说,“我们此时的工作环境相比一线的医护人员,要幸福很多,但正因如此,才更应做好本职工作,才能不负重托。”(特约记者 薛力强)
惊涛骇浪中锤炼党性
上海中波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东海”轮三管轮 刘宣虎
刘宣虎。张波 供图
得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时候,刘宣虎所在的“东海”轮正靠泊在新西兰马斯顿角港。春节就要到来,他为家人、祖国和同胞正在遭受病毒的侵袭而深感担心,也时刻准备着要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作为“浮动国土”上的一名青年党员,更应该积极主动,多为群众着想,体现使命担当。
鉴于疫情防控需要,船舶急需一批防疫口罩。刘宣虎便向党支部主动请缨,承担起下船为大家采购口罩的任务。因全球疫情影响,作为防疫必须品的口罩不只在国内供不应求,在新西兰也几乎脱销。街上许多药店的门口都打出了“口罩已售罄”的告示,甚至许多药店的销售人员看到中国面孔进来,还没等他开口,便说口罩已经售罄了。
刘宣虎和同事穿梭在一条条马路,出入于一间间药店,耐心询问、悉心寻找,在把当地药店寻了一个遍后,最终买到五六十只防护口罩,船上人均能分到两三只。尽管数量还很有限,但解了船上口罩使用的燃眉之急。
疫情期间,即使是普通的发热感冒都会让人惊出一身冷汗,因此毫不松懈地做好感冒预防,就显得十分重要。由于船舶生活区狭小并且密闭性强,因此保持船舶生活区环境温度适宜、空气清新是预防感冒的关键,这就对空调系统的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作为三管轮,这项工作正是刘宣虎的职责。为了全船船员的身体健康,他竭尽全力把空调管理工作落实落细。首先,每天对空调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并加强维修保养,确保整个系统运行良好。其次,密切关注船舶内外部温度变化,适时对生活区温度进行动态调节,并增加通风频率,努力让船员们的生活环境始终维持在舒适宜人的状态,避免忽冷忽热造成感冒。同时,每三天对空调风箱内外滤网换新,每天早晚两次对船舶空调系统风箱及其周围进行消毒处理。
离开港口后,“东海”轮开启了历时半月之久的大洋航行。刘宣虎受组织委托,利用这个空档期积极组织全船船员学习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为船舶回国战“疫”做准备、打基础。期间,他自己总结口罩佩戴口诀“一定正反,二挂耳,三要下拉捏鼻夹”,帮助大家很快掌握正确的佩戴方法。此外,他还每天收集疫情动态进行张贴,提高大家对疫情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引导年轻船员,要从心底里对疫情高度重视,从而积极做好相关防护。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青年党员就应该在惊涛骇浪中锤炼党性,在困难挑战中锻造青春。越是艰难越向前,现在我们正同舟共济,航行在回国的途中,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刘宣虎对抗击疫情充满信心。(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