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或出臺新規 遏制官員干預司法

參考消息

text

【亞太日報訊】據參考消息報道,多家外媒報導說,為期四天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作出承諾採取更多措施加強法制建設。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20日報道,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20日起在北京召開,為期四天。這是中國共產黨改革開放以來首次以“依法治國為主題的中央全會。此前,政治局前常委周永康及多位十八屆中央委員、候補委員在反腐大潮中落馬,也使會議是否將涉及周案調查進展和人事遞補議題成為焦點。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0月20日報道稱,將於23日結束的中共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必將作出承諾採取更多措施加強法制建設。

此次會議是內地領導層反腐敗、宣導廉潔政府和推進社會公平的里程碑式努力,其中推進社會公平是習近平主席“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舉措的一部分。

報導稱,四中全會之後,預計政府將出臺新規,要求地方法院向更高級的司法機關而非地方政府報告,同時招募更多法律專業人士進入司法機構,從而遏制官員干預司法決定的行為。

此次會議主要的成果應當是進一步鞏固將權力從地方政府收回的“權力再中央集權化。

美聯社10月20日報道,一些法律學者期望法制改革能夠給地方層面帶來一些公平。

四中全會預計將要求剔除司法的地方化和行政化,保證司法人員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其他變化可能還將包括審查法官以確保其稱職,以及向公眾公開更多判決結果從而令法官為自己的判決負責。

北京的法律學者徐昕(音)說,四中全會可能還會推出遏制腐敗新舉措,如要求新任命官員向社會公開自己的私人財產,以及建立一個反腐敗機構。

徐昕說,還可能設立一個憲法委員會來仲裁法律和規定的有效性。

另據路透社10月19日報道,中國將於本周宣佈重要的司法改革,改革將試圖限制地方官員對案件審理的影響。企業主管們密切關注這一舉動,他們希望這將令司法體系更加公正。

這一消息預計將於10月20日至10月23日召開的四中全會結束時公佈,此次全會的主題為“依法治國。此次會議的召開,正值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經濟增長放緩增加了更多商業糾紛的可能性之際。報導稱,商業界,尤其是中國的私營企業以及外國投資者,長期以來都在抱怨難以在法庭上進行公正的聽證,因為法官們通常要向地方政府和黨的機關作出解釋,而這些機構又通常都在保護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