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涨价的内存条 可能成了“年度最佳理财产品”

亚太日报

text

今年,所有装机玩家的日子像是坐上了过山车。

起初是因为比特币的挖矿热潮,导致显卡大幅度涨价,期待10系新品的玩家们忽然发现手里的钱不够用了。此外矿工们恶意利用电商平台的无理由退换货机制,挖矿7天之后再无理由退货,导致真正的玩家收到的都是二手卡。

好不容易等到比特币热潮稍稍减退,显卡价格逐渐回归理性,却又迎来了内存的涨价。

年度理财产品,疯狂涨价的内存

在去年,一个 8G DDR4 内存条只需要不到三百块钱就可以买到,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内存开始不断涨价。

以京东为例,金士顿 8G DDR4内存条,在上半年只需要470元左右,虽说比起去年有所增长,也还算在合理范围内。但这之后的涨势开始不受控制,到今天已经翻了一倍多,达到了939元,被人们吐槽为年度理财产品。

对于装机玩家来说,为了高性能至少需要两条,也就是需要1900多元,而这已经逼近GTX 1060 显卡的价格。两条内存的钱等于一张高性能显卡,这对于过去的装机爱好者来说是不能想象的。

另外,不只PC内存涨价,移动设备同样没能幸免。进入2017年,所有厂家都提高了售价,除了价格战争回归理性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元器件涨价,导致成本上升。金立集团董事长刘立荣在9月底公开对外表示,国产手机下半年仍会涨价,部分原因是内存成本上升。

供不应求,内存条涨价的根本原因

安迪-比尔定理(Andy gives, Bill takes away)指出,即使硬件进化速度再快,也总会被软件消耗掉,导致硬件需要不断地升级性能来应对软件的需求。反过来说,就是高性能硬件的产量会不能应对软件的需求,导致供不应求的局面出现。

现在高性能的PC基本都是8G起,而想畅玩3A大作至少需要16G起。而手机为了应付日益增长的多任务,双摄,VR等需求,内存也攀升到了6G,8G的水平,就连一向不堆内存的苹果,也逐渐开始采用3G内存。

另外,手机内存的进化速度远远超过PC,PC从1G 增长到 8G至少花了10年时间,而手机只用了5到6年左右就完成了这一过程。过快的增长速度导致内存供应跟不上,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

归根结底,造成内存供应不足的原因是因为半导体行业的上游-硅晶圆的产能不足,从而导致了整条产业链的价格跟着增长。目前全球硅晶圆已集中在前五大供货商手中,包括信越半导体、胜高、台湾的环球晶、德国的Silitronic、南韩LG等,全球市占率达92%,目前五大硅晶圆供应商产能全部满载,12寸硅晶圆单月产能也仅仅只能达到520万片。

根据我们过去的经验,一旦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一定会新的厂商入局,增大产能来赚取利润,之后供求关系会回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内存市场被三家大厂完全垄断,新晋厂商根本没有机会。

数据显示,DRAM市场已经完全被排名前三的厂家三星、SK海力士、美光统治,2017年第三季度三家市占率加起来有95%。而这其中三星占有绝对的领先地位,去年年底市场份额就达到了64.5%。

不同于手机这种可以依靠上游供应商,有个基于安卓的系统就可以出货的行业,半导体行业是真正的核心技术,技术壁垒极高,前期投入巨大。比如用于制作芯片的光刻机,售价就超过1亿美元,其核心技术长期被荷兰、日本、德国等把持,并且拒绝向中国出售。

而我国自研水平相对落后,目前量产的最高水平也仅仅达到90纳米,而国际先进水平是60纳米。半导体核心技术,已经演变成了类似石油的国家级资源,夺日日趋白热化。

上游材料供应不足,中游厂商技术垄断,导致内存出货量严重不足,从而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一涨再涨。

厂商和消费者的无奈

然而最尴尬的是,内存这东西即使再涨价,下游厂家和消费者还是必须得买。对厂家来说,你不用大内存直接影响性能,而且数字是最直观的指标,内存太低买家看都不看。此外,手机是多个元器件的结合,本身价格的涨势并不能做到完全匹配内存价格疯狂的增长,这将进一步侵蚀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产业,尤其是对于内存成本占比较高的中低端机型来说。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想装机就必须得买,没有第二选择。根据摩尔定律,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而价格下降一倍,但是目前电子产品的价格反而逆势增长,现在装一台高性能主机至少需要8000块了。而且这种价格明显是泡沫,非常脆弱,工厂遭遇地震火灾就能造成内存市场的价格波动,你手里的内存说不好哪天就跌回几年前的低价了。

从目前来看,内存短时间内还没有降价的趋势,建议没有紧迫需求的消费者先持币观望,毕竟这种非理性的高价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也希望我国的半导体行业能加速发展,打破垄断的局面。

(来源:虎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