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俄羅斯牽手東盟三大意圖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趙嫣)俄羅斯-東盟建立對話夥伴關係20週年紀念峰會19日將在俄羅斯西南部海濱城市索契舉行,越南、柬埔寨、緬甸、新加坡等東盟各國政要應邀參加。此次峰會受到俄官方和媒體的廣泛重視,被俄媒評價為今年“俄羅斯最重要的一場外交盛事”。

俄羅斯,這一歷史上善於東西兼顧的“雙頭鷹”,在與西方外交陷入僵局的大背景下,正將目光投向東盟,試圖集中外交資源彌補因烏克蘭等問題與西方摩擦造成的損失。分析人士認為,俄羅斯牽手東盟有三大意圖。

尋找經濟動力

首先,俄意在為本國經濟“開源”。受石油價格低迷、西方國家制裁影響,俄羅斯經濟缺乏內生增長動力,而東盟經濟發展潛力大、整體經濟體量逐日增加,與東盟加深合作,是俄羅斯的合理選擇。俄羅斯外交部長拉伕羅夫4月底在北京出席亞信外長會時曾表示,此次峰會的一個中心議題是在俄羅斯與東盟之間“建立統一的經濟空間”。

俄官方數據顯示,自2005年12月俄羅斯與東盟首次舉行峰會以來,10年間,俄羅斯與東盟貿易總額由2005年的42億美元增至2014年底的215億美元,俄在東盟經濟中的活躍度顯著增強。但其中,前5年的貿易總量增速明顯高於後5年。從2010年到2014年底,雙方貿易總額僅增長0.8倍,遠低於預期的2.5倍。另外,2014年,伴隨俄羅斯經濟困難,俄羅斯對東盟直接投資額由上一年的5.4億美元銳減至3000萬美元,投資活躍度近乎“歸零”,使雙方合作陷入巨大困境。

俄羅斯《消息報》前駐東盟國家記者鮑裏斯·維諾格拉多夫分析,過去幾年,俄羅斯與東盟開展經濟合作時遇到不少障礙,主要表現在競爭激烈、金融聯繫脆弱、國情差異大、經濟危機等,此次峰會也正意在理順雙方經濟合作關係、清除合作障礙、吸引東南亞國家對俄投資等。

服務東看政策

其次,俄意在平衡“向東看”政策著力方向。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後,俄羅斯越來越多提及“向東看”政策,意圖通過發展與中國、日本、印度、土耳其以及東盟國家的合作衝破孤立,推動本國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發展,創造新的經濟動力。然而在政策執行階段,出於各方原因,與中國的合作發展相對較為順利,造成輿論誤解“向東看”就是“向中國看”,俄官方對此多次澄清。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去年底發表國情咨文時也提及“向東看”政策。“近10年來,亞太地區迅速發展,俄羅斯在這一地區有不少真誠的朋友和戰略夥伴,俄將全面挖掘作為一個太平洋大國的巨大潛力”。

分析人士解讀,俄羅斯的亞太戰略目前呈現的局面是,一個重心——中國,多個著力點——東盟、蒙古國、印度等。俄羅斯試圖推動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積極參與地區多邊機制工作,打造亞太多元外交。

加強地區影響

第三,俄意在強化本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在美國向亞太地區施加持續影響的狀況下,俄羅斯只有通過強化本國在亞太的存在、提升亞太在本國外交中的地位、在這一地區爭取更多發言權,才能使亞太地區服務本國重振大國、平衡西方的全方位外交策略。

在泰國政治評論員帕拉敦·瑯西瑪蓬看來,與東盟國家加深聯繫、發展多方面合作有利於俄羅斯鞏固本國在亞太地區的政治影響力。

東盟原本並不是俄羅斯的外交重點,但自從本世紀初國力恢復開始,俄羅斯即加強了本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存在。通過發展與傳統夥伴國越南的經濟、軍事、能源、安全等方面聯繫,俄羅斯逐漸打開東盟大門,與印尼、老撾、泰國、菲律賓等國開展涉及軍事、安全、能源、高科技、人文等多方面合作,“俄羅斯因素”在東南亞地區越來越突出。莫斯科國立大學地區學教研室主任德米特裏·莫西亞可夫認為,俄羅斯希望照顧東盟國家關切,希望被東盟視為可靠的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