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图斯(Stoos)村位于瑞士中部的施维茨州(Schwyz),海拔约1300米,居民只有一百多人。这里远离尘嚣,幽静安详,却有着优厚的旅游资源:紧邻大名鼎鼎的琉森湖,周围被皮拉图斯山、瑞吉山等群山环绕。
在夏季,喜好户外运动的人们可以选择四条难度不同的北欧式步行道,进行攀爬、远足探险。冬季,小镇附近的冬季度假区内设全长35公里、配备了8个缆车的滑雪坡道,以及1个冰雪运动公园。施图斯唯一的不便之处也许在于交通:由于小镇常年禁止汽车通行,人们一般从距离最近的山峰、海拔1922米的弗隆阿尔卑斯多克山(Fronalpstock)的山顶徒步过去,或是从同样位于琉森湖区的莫尔沙赫(Morschach)坐缆车前往。
施图斯的旅游氛围轻松悠闲,无论夏季或冬季都很适合家庭度假
今年冬天,人们又多了一种可选择的交通方式:缆索铁路。这条在前不久刚刚开放的铁路,起点位于施维茨的Schlattli山谷内,线路全长1700多米,包括1座 长约500 米的跨河轨道桥,以及3条山间的隧道,最终抵达施图斯小镇。
不过,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施图斯铁路(The Stoos Bahn)的爬坡高度,它的起始点海拔仅有 562米,而最高处的终点海拔却高达 1306 米,单程行驶的4分钟时间内,它总共需爬升744米,同时仍能以最高每秒10米的速度运行。
这也是车厢被设计成滚筒造型的原因之一:尽管行进中的车厢一度与水平面呈近五十度角(47.73°)倾斜,但由于车厢设置有斜度调整系统,内部的地板能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以便乘客能在车厢内直立站稳。每节车厢最多可容纳34人。
车厢的滚筒设计符合行驶需要,同时有着时髦的科技感
缆索铁路(Funicular)最早由美国人发明于1867年,与一般的铁道火车的区别在于,其动力被设在铁路的两端,运载车本身没有动力,而是通过电动机、绞车和钢索的机械作用牵引车厢前进。这也就决定了其优势在于较强的适应地形条件及爬坡能力,因此常见于山区或是地形条件复杂的地方。
作为如今全球最陡峭的缆索铁路,施图斯此番项目从规划到完工,前后耗费了14年的时间,花掉5200万瑞士法郎(约3.45亿人民币),工作人员总共分析过15种不同的方案,最终选定了如今的缆索铁路方案。
铁路中最陡的一段坡度看起来十分险峻
在缆索两端动力牵引下爬升的滚筒车厢
建造过程同样需要面临很多挑战,工程师莱因霍尔德·波杰尔(Reinhold Boiger)表示,这样一条坡度约为110°的缆索铁路,在平常的工程项目中难得一见,“建筑工人们需要进行大量的高空悬挂作业,因此他们必须学会保护好自己。此外,我们总是特别小心地处理建材,在运输过程中绝对不能掉落任何东西,否则它会一直坠落山底,更危险的是,还可能会砸到正在下方作业的工人。”
铁道部发言人埃文·斯坦纳(Ivan Steiner)在开幕式上表示:“经过14年的规划和建设,我们很高兴看到它成功开放。每个人都为这趟列车感到骄傲。” 据悉,建成后的新线路取代了原本自1933年以来就开始运营的旧铁路,不仅让施图斯村庄的人们出行更方便,也会在大雪纷飞、交通不便的冬季,成为旅行者进入这个度假小镇的首选方式。
缆索铁道的终点站旁就是施图斯某个滑雪区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