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供月餅"、"吃小食"的香江歲月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淡然)“凡每月供銀壹拾五元,供滿十二個月,可得上刻之餅”——這是香港“西豪茶樓”1979年月餅價目表上所寫的文字。如今,這張泛黃的價目表躺在“香港飲食文化”展覽的櫥窗裏,喚起老一輩香港人珍貴的回憶。

“香港飲食文化”展覽27日在此間揭幕,懷舊樸素的臨時展廳坐落在香港最繁華的銅鑼灣商圈時代廣場門前,與週遭的燈紅酒綠形成鮮明對比。在這間小小的展廳裏,香港收藏家協會副會長張順光回憶起“供月餅”的舊事。

“70年代,中秋月餅大概20塊一盒,一次買12盒要兩百多塊錢。如果參加‘月餅會’,每個月付10塊左右,付滿一年,就能以總價一百多塊買到12盒月餅,”張順光說。

張順光提到的“月餅會”,是上世紀50年代開始在香港興起的一種月餅購買方式。當時社會生活水準不高,普通人月薪不過數十元,月餅全為手工製作,價格偏高,並非人人負擔得起。一些餅家便開設了“月餅會”,讓顧客以按月分期付款的方式“供月餅”,每月供款從5元到20元不等。

在張順光的收藏裏,有一批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各個餅家的“月餅會卡”。他說,“月餅會”餅家會給每個顧客一張記錄卡,每次供款可獲一個印章,湊齊112個印章,便可換取一份月餅,通常是12盒。

很快,“供月餅”在香港成為一股風潮,幾乎家家戶戶都參加“月餅會”。張順光說,客人通常每年9、10月份開始前往餅家索取月餅價目表和記錄卡,開始“供月餅”。到來年農曆八月初一,幾乎所有餅家門前都會排起長龍,擠滿領月餅的顧客。

他說,雖然當時生活並不富裕,但人們對節日相當重視,人情味特別濃。通過“月餅會”購得的月餅,大部分都用於親友間的禮尚往來。除了“供月餅”,還有春節“供臘腸”,清明節“供粽子”等等,人們皆慷慨互贈,樂此不疲。

從80年代開始,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水準提高,“月餅會”逐漸式微。如今,香港只有寥寥幾家老餅家仍然保留這個傳統,“供月餅”成為一種懷舊方式。

對出生於上世紀50、60年代的香港人來說,除了“月餅會”以外,最能喚起味蕾回憶的,莫過於各式各樣的街頭小食。在當天的飲食文化展上,主辦方重現了曾經遍佈街頭,如今近乎絕跡的“街頭小食檔”。銀裝素裹的龍須糖、圓潤飄香的雞蛋仔、軟糯可口的糯米糍、香甜松脆的麥芽糖餅,把人們帶回曾經的“老香港”。

傳統民間小食師傅錢廣海在展覽現場即席製作龍須糖,引來不少人圍觀。錢廣海是其家族傳統民間小食工藝的第三代傳人,有30多年的龍須糖經驗。他說,正宗龍須糖製作對技巧要求非常高,現在全香港僅剩四、五名龍須糖製作行家,這項手藝正面臨失傳。

錢廣海目前致力於製作和推廣中國民間小食,希望把傳統手工藝發揚光大。但是,隨著時代變遷,街頭小食檔逐漸消失,店面租金、原材料等成本攀升,很多小食經營者無奈轉行,錢廣海的生意也很可能後繼無人。龍須糖、雞蛋仔等曾經遍佈街頭的傳統小食,在新時代始終難以“登堂入室”,逐漸淡出了香港人的生活。

“今後我們可能會嘗試在遊客區開設美食車等方式,讓更多年輕人了解中國傳統小食。這是我們的獨特文化,失傳了太可惜,”錢廣海說。

他說,希望政府和有關團體為香港傳統飲食文化的傳承提供更多支持,不要讓街頭小食只存在於香港人的記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