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行家:實體書店須增強“體驗感”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王迪)英國最大連鎖書店水石書店總經理詹姆斯·旦特近日在成都發表演講,稱實體書店應專注個性化服務,增強書店的“體驗感”才能扭轉實體書店的頹勢。

“我們要有合適的書,而且它的數量要合適。每個店是不一樣的,每個店的顧客群也是不一樣的。”旦特說,“發現的樂趣會讓顧客來到我們的書店,而不是去線上買更便宜的書。”

在方所成都店舉辦的“2016成都國際書店論壇上”,旦特分享了他如何帶領英國最大的連鎖書店扭虧為盈的經驗。受到亞馬遜為代表的電商和電子書衝擊,水石書店曾在5年前瀕臨破產,直到經營獨立書店多年的旦特被臨危受命,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讓水石2015年開始盈利。

“我在做的工作就是希望銷售人員能夠更好同顧客聯繫在一起,希望他們能夠更加靈活,更加具有企業家精神,能夠更加高效並且有活力的進行工作,讓我們書店變成更有趣的地方。”旦特說,“比如你可以戴一個玩偶頭,比如給小孩子講故事。我們銷售人員每天都在同顧客進行交流。”

旦特認為良好的購書體驗可以幫助實體書店彌補相較於電商的價格劣勢:“傳統意義上講,水石會比超市或其他的零售書商貴25%左右。如果你想買一本書,可能在網上節約40%的價格,但是我們顧客並沒有那麼做。”

旦特坦承,亞馬遜給實體書店帶來的衝擊很大。在亞馬遜上,一本暢銷書可以賣到實體書店原價的三分之一,而且在大城市可以在幾小時內送貨上門。後來,亞馬遜推出的電子閱讀器和電子圖書開始流行,讓很多人認為紙質書和實體書店都已經窮途末路。現在,英國獨立書店的數量已經從高峰時的1500家下降到800多家。

然而實體書店並非沒有未來。德勤2015年發佈的一份印刷業調查報告稱,實體書會在可預見的將來佔據圖書銷量的大部分,而在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在內的主要市場中電子書銷量都遭遇瓶頸,或者經歷了增速下滑。

旦特對於實體書店仍然有信心:“其實書店的未來是一片光明的。為什么亞馬遜現在虧這麼多錢還是在賣書?因為買書的人一般來講有非常好的教育,他們自然應該是我們社會未來最有前途的那一分子,他們是世界上最好的顧客。”旦特說,“絕對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賣的東西是所有人都喜歡的,只有書店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