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站在“網際網路+”的風口飛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遠程醫療不再是夢想,網購、開網店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不少農牧民愛上了微信語音聊天,寺廟僧人使用網際網路記誦經文,傳播藏文化……網際網路正開啟西藏百姓生活的新模式。

**信息紅利:從結繩記事到千里之外

**

“現在進行的是人工呼吸,鼻子一定要捏緊,心臟按壓一定要控制好頻率。”在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人民醫院,屏幕上是上海市一家醫院的醫護人員正在講解急救知識,台下是聚精會神觀看操作的醫務人員。

2014年8月,在上海浦東新區的支持下,江孜縣人民醫院開始定期以遠程教育的方式對醫院醫務人員進行培訓。這樣的培訓每月兩次。

過去,由於地處偏遠,西藏醫務人員接受培訓一般是派人到內地學習,回來再教其他醫生,週期往往很長,現在卻大不相同。“原來幾個月才能學到的知識,現在一週內就能更新,尤其是心肺復蘇等急救知識,對病人幫助很大。”急診科副護士長南木真說。

遠程培訓只是第一步,江孜縣人民醫院院長格桑告訴記者,醫院將於今年10月前建成並啟用遠程會診系統,讓“網際網路+醫療”真正惠及患者。

遠程會診技術在西藏已得到應用。據西藏衛計委統計,目前西藏至少有12家區、地(市)、縣三級醫院與內地醫院建立了遠程醫療會診平臺,開展遠程醫療近200例。

網際網路縮短了西藏偏遠農牧區和先進醫療的距離,也改變了古老民族記憶和認識世界的方式。在林芝地區墨脫縣德興鄉巴登則村,村黨支部書記白瑪曲珍每天都用電腦整理資料,敲打文件,通過網際網路了解國內外時事。

“這對於依靠刻木結繩記事的門巴族先輩來說,很難想像。網際網路讓我了解世界。”白瑪曲珍說,50年前,門巴族沒有語言文字,只能靠刻木結繩記事,更別說了解千里之外的事情了。

**電商集市:撥“雲”見藏淘金忙

**

察隅縣城所在地竹瓦根鎮,一家野生土特產店裏,21歲的藏族姑娘益西拉姆,張羅完進店的顧客後,立即坐到電腦前,回復網購客人留言。

自從今年7月開通淘寶網店後,益西拉姆就忙得不可開交。除了更新完善淘寶頁面外,還要及時回復網友的留言。

“以前這些土特產只能在縣城買賣,銷量很一般,新鮮的松茸也賣不上好價錢。”益西拉姆說,網店開通當天,就有一位湖南淘友買了5斤松茸。2個月來,網上銷售額已經超過1萬元。

越來越多的西藏產品借助網際網路走向內地市場。數據顯示,註冊地址為西藏的活躍淘寶店舖數量超過1200家,牦牛肉、藏藥、青稞酒等高原特產在網上熱銷。今年8月,京東商城拉薩凈土健康產業館正式上線,加快了西藏特產銷往內地的步伐。

益西拉姆告訴記者,開網店和她經常網購不無關係。由於方便、快捷、實惠,網購已成為西藏消費的新時尚。

支付寶數據顯示,2014年西藏移動支付佔網購總支付的62.2%,並從2012年開始連續蟬聯全國冠軍。“前年一天也就400件左右的包裹,現在每天超過了1000件。”西藏韻達貨運負責人劉建華說,由於貨量急劇增長,韻達總部已經搬了三次家,倉庫越來越大。

**網絡互通:跨越“屋脊”一線牽

**

拉薩市曲水縣達嘎鄉達嘎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索朗央吉,這兩年感覺工作輕鬆了不少。“過去開會都要挨個打電話通知,有了微信,在群裏發一個通知就行了。”索朗央吉說,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過去苦於不識字,現在通過微信語音聊天很方便。

享受網際網路便利的還有寺廟的僧人們。位於日喀則市的札什倫布寺裏,800多位僧人中70%有手機,20%有電腦。僧人旦增去年買了IPAD。“用IPAD下好經文,唸經變成了隨時隨地的事,看得更多也記得更快了。”他說。

電子產品的普及給僧人們學習和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不少僧人告訴記者,他們在唸經之餘,還在網上學習漢語、英語等語言,看重大新聞的直播。

在僧人次多的朋友圈裏,除了記錄他平常的寺廟生活,多是佛教知識的文章和視頻,以及西藏的文化歷史。通過微信,他跟不少來西藏旅遊的人成了好朋友。“下一步,我打算開個微信公號,把佛教的文化和理念傳播給更多的人。”次多說。

西藏線上、影像雪域、珠峰諮詢、藏族文化、聖地美句等微信公號受到了廣泛關注。這些公號通過網際網路把藏文化傳播給了更多的人。

如今,西藏的網際網路用戶總數已達217萬戶,全區逾七成民眾使用網際網路,其中固定網際網路寬帶用戶家庭普及率達32%。網絡天路已逐漸延伸到西藏廣大農牧區,讓西藏群眾感受到它的便捷與實惠,同時也讓更多人有了深入了解西藏的機會。

站在“網際網路+”的風口,“世界屋脊”將飛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