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PMI好於預期令海外繼續看多中國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最新公佈的5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好於預期。國際投資機構普遍認為,儘管影響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因素依然存在,但中國經濟維持平穩運行,政策支持以及結構性改革的積極效應得到印證。

數據顯示,中國5月份PMI為50.1%,與上月持平,連續三個月位於50%以上的擴張區間,保持基本穩定走勢。

這一數據被投資者看作中國經濟轉型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之一,因而廣受關注。此前接受《華爾街日報》調查的11位分析師預計,疲軟的外需將持續拖累中國製造業,在連續兩個月溫和擴張后,中國5月份製造業PMI將會略微萎縮,預期中值為49.9%。可以說,好於預期的數據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對中國經濟的擔憂情緒。

具體來看,新訂單指數連續3個月穩定在50%上方。而高技術製造業和消費品製造業PMI分別為50.8%和51.5%,持續高於製造業總體水準,表明結構調整穩步推進,高技術產業和消費升級相關製造業繼續保持擴張態勢。

德新社認為,中國PMI數據連續3個月超過50%這一重要標誌線表明,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處在一種上升狀態。

《華爾街日報》援引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學家雷蒙德·楊和路易斯·林的話說,中國強於預期的製造業PMI表明,在資產投資和財政支出的支撐下中國經濟保持增長勢頭,這也使得中國沒有必要立即實施全面的貨幣寬鬆政策。目前看來,供給側改革和去杠桿將繼續成為中國經濟政策的主旋律。央行也會著重維持市場流動性。

澳新銀行資深經濟學家楊宇霆認為,數據表明在財政擴張和固定資產投資的支持下,中國已顯示出持續的增長趨勢。如果6月份製造業PMI仍保持在榮枯線以上,第二季度中國經濟增幅可維持在6.6%至6.8%。

經濟分析機構凱投宏觀認為,未來幾個季度內,中國經濟活力將得到提升,中國經濟數據將得到改善而非惡化。《華爾街日報》也指出,經濟企穩有助於政府推動結構性改革,為去產能、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創造空間。

路透社認為,由於經濟企穩基礎不夠牢固,經濟學家普遍期待中國政府繼續鼓勵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此外,外界並不預期央行推出寬鬆貨幣政策。

業內人士表示,近期製造業PMI走勢顯示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回升動能正在積聚,但在生產改善的背景下市場需求依然偏弱,需求不夠穩定等經濟運行中的一些不確定因素值得關注。瑞信首席經濟學家董濤認為,中國經濟運行平穩,但缺乏足夠維持上升動力的問題依然存在。(參與記者:吳叢司、李銘、胡小兵、江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