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种音乐类型而言,能够在 40 多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不容易。摇滚起源于 1940-1950 年代,而如果从摇滚进入黄金时代的 1960 年代算起,它的生命力旺盛期差不多是 30 年左右。
嘻哈正处在它最好的时候——当然,只是对于美国人而言。
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针对 2017 年上半年美国音乐市场进行了一项统计,嘻哈(包括节奏布鲁斯)超过摇滚,成为了最流行的音乐种类。而 2017 下半年,嘻哈同样延续了这样的势头。
该统计显示,嘻哈占据了 2017 年美国音乐市场 24.5% 的份额,多过摇滚的 20.8%,这是自尼尔森 1991 年开始统计相关数据以来,嘻哈第一次从摇滚头上摘下流行的皇冠。
在该报告整理的 2017 年度最受欢迎的 10 张专辑中(该数据综合了专辑销量、单曲等效专辑销量、音频视频点播流媒体等效专辑销量),有七张属于嘻哈或布鲁斯风格,其中排名最高的是 Kendrick Lamar 排在第二的《D.A.M.N》。
《美国流行音乐的演进: 1960—2010》作者之一 Matthias Mauch 这样描述嘻哈:“嘻哈不是一下就蹿红的,我们在几年前就看到这种少用和弦声音上升的势头。”
这份研究探讨了不同音乐风格对流行音乐演变的作用。它把 1964 年、1986 年以及 1991 年列为了三个变革的节点:1964 年因为灵魂乐和摇滚的更新而不同,1983 年则出现了新浪潮、迪斯科和硬摇滚,最后由嘻哈势力推动的 1991 年则是影响最深远的时刻。那一年,N.W.A 的专辑《Niggaz4life》成为了历史上第一张排到 Billboard 专辑榜榜首的嘻哈专辑。
Matthias Mauch 说的“上升势头”也可以看做是嘻哈诞生至今的历程。
嘻哈诞生于 1970 年代,从 1980 年代末期就开始进入所谓的“黄金年代”。在这个仍然由纽约主导的时段,嘻哈在技术和主题方面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Rakim 为嘻哈带来了不一样的韵脚、Boogie Down Productions 在采样中实验性地融入了披头士、另外还有一批受到爵士耳濡目染的艺人们形成了 Native Tongues 的圈子,尝试通过革新的文化输出非洲中心论,也让人们见识到嘻哈原来不用一直张牙舞爪。
1990 年代中期,西岸和东岸的纷争开始频频登上新闻头条。找到属于自己风格的西海岸和东边不断演进的嘻哈有一种针尖对麦芒之感。在西边,从康普顿冲出了以 N.W.A 为代表的匪帮说唱,然后 Dr.Dre 还和 Snoop Dogg 把放克元素融入嘻哈,在东边,还没有敌对的 Nas 和 Jay-Z 则承接前辈的传统,继续着对街头绘声绘色的描写。
两岸的纷争更由于 2 Pac 和 Biggie 的个人恩怨上升到了剑拔弩张你死我活的程度,致对方于死地的威胁在歌词中出现。现在再回顾那段岁月,人们更多的是对 2 Pac 和 Biggie 两位殿堂级艺人遇害的痛心。(虽然杀害他们的凶手至今尚无定论。)
2 Pac 的名字取自秘鲁革命领袖 Tupac Amaru II,他的父母都是旨在为黑人民权奋斗的激进组织黑豹党的成员,他直抒胸臆的唱腔以及为黑人同胞的竭力发声鼓舞了许多后来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本名为 Christopher Wallace 的 Biggie 小时候由母亲带大,后者为了家庭生存不得不打两份工,而 Biggie 则在年纪轻轻就有过街头贩毒的经历。在音乐造诣上,浑厚柔和的声音以及借助歌词讲故事的能力同样让他成为了传奇。
2pac
2000 年左右,马绍尔·布鲁斯·马瑟斯三世(Marshall Bruce Mathers III),也就是阿姆的出现,为嘻哈拓宽了受众。在他之前也出现过白人嘻哈歌手,比如嘻哈组合 Beastie Boys 早在 1980 年代就取得过成功,不过这个组合的成功建立在将嘻哈与朋克元素融合。阿姆则是按照嘻哈自身的游戏规则在白人中掀起风暴。
近年来嘻哈继续凭借为黑人的发声、自我的演变以及新人的出现获得关注。对于一种音乐类型而言,能够在 40 多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不容易。摇滚起源于 1940-1950 年代,而如果从摇滚进入黄金时代的 1960 年代算起,它的生命力旺盛期差不多是 30 年左右。1990 年代后,摇滚的影响力依然在持续,但已经显露出疲态。
如果要剖析嘻哈的流行,你会发现一些和所有自下而上的音乐类型共通的地方:与社会文化土壤紧密相连,把音乐变成更广泛的生活方式,艺人新陈代谢,跟上技术变革的步伐,抓住全球市场。
那么嘻哈的特殊之处是什么?
1、嘻哈,当代美国黑人的生活透视镜
嘻哈发源于 1970 年代的纽约街头,那里险象环生、失业率和犯罪率高居不下。光是 1979 这一年,就发生了大大小小超过 100 万件犯罪案。(作为对比,2013 年的这个数据为 43.5 万。)早期嘻哈代表作《The Message》中的“有时候这儿就像丛林,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挺过来的”一句便是那里生活的写照。
嘻哈歌手往往都是从极度恶劣的生长环境中走出来的,在父亲缺席的情况下由母亲一手抚养带大的不在少数。他们目睹了街头的血腥杀戮,甚至自己在年纪轻轻时就有过混迹街头贩毒的经历。对于他们而言,嘻哈一方面是苦难的避风港,另一方,用来描述自己生活的话,那些歌词自然和街头一样凶险。
而生活在底层的人们通过音乐发家致富后选择了最直接的炫耀方式。就像被压迫的弹簧终于自由爆发一样,曾经穷的积怨有多深,富后的炫耀就有多浮夸。
南加州大学的教授 Todd Boyd 在 The Death of Civil Rights and the Reign of Hip Hop 一书中写道:“如果想要更好了解如今黑人的经历,那么去听 DMX 的专辑《It's Dark and Hell is Hot》要比去听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更有效果。”
这个说法很容易引起争议,于是他在接受 NPR 的采访中进一步解释说:“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和诉求有特定的时代背景,我们也非常有必要了解,不过如果我们想要谈论现在和未来,那么嘻哈音乐的相关性更大。”
2、从摇滚手中接过抗议的大旗
种族主义相关的话题在美国一直是一个能激起千层浪的话题,在嘻哈诞生之前的 1960 年代的平权运动中就有它的声音。嘻哈诞生之后,从民谣和摇滚手中接过了这个话题的大旗。
从 1980 年代 Public Enemy 为斯派克·李的电影《为所应为》创作的《Fight the Power》,到如今人们在 Black Lives Matters 冲突现场自发唱出 Kendrick Lamar 《Alright》的歌词,许多嘻哈作品都被看做是抗议之声的代表。
现年 30 岁的 Kendrick Lamar 来自孕育了匪帮说唱的康普顿,他的父亲是一名街头帮派的成员。八岁那年看到的由 Dr.Dre 和 2 Pac 合作的《California Love》成为了他音乐道路上重要的启蒙。他现在的作品仍有不少涉猎街头的险恶,不过与当初匪帮说唱单纯的凶神恶煞相比,Kendrick Lamar 做的更多的是呈现问题本身,作为呼吁关注的一种手段。这也让他比前辈多了一个身份——嘻哈社会活动家(hip hop activist)。
事实上,在这个用来形容积极投身政治议题的嘻哈艺人的维基百科词条中,收录了超过 50 名嘻哈艺人的名字,虽然绝对数目不算多,但时间贯穿了从嘻哈诞生到现在,从 2 Pac 到 Nas,再从 Kendrick Lamar 到 2017 年的格莱美最佳新人 Chance the Rapper。
嘻哈和其他音乐类型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争议性。性、暴力等元素被露骨使用,更不要提难以掩盖的物质主义崇拜。
这样的二重性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美国造成了一种矛盾有趣的现象。一方面,嘻哈音乐迎合了这个趋势——有分析认为,嘻哈音乐在为消费主义推波助澜;但另一方面,嘻哈对社会的思考和批判属性却也让它极尽反思和嘲讽,矛头既对准社会现象,也对准自身的演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嘻哈并不完全是愤怒的,而是混合了自嘲、自我证明、炫耀与抗议。
反观摇滚,它依凭的纯粹的愤怒在当代社会渐渐消失。《滚石》的创始人温纳说:“70 年代的反文化已经变成了一种今天的主流文化。30 年前的滚石,诞生于一个什么人都在反抗的社会,今天呢,孩子已经非常自由,他们不知道该反抗什么?摇滚乐成为每个商业电视台的节目。《滚石》或许遗憾失去了最初的旁观者角色,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听到我们最初所倡导的东西了……”
摇滚乐的确也是性和毒品的聚居地,不过“婴儿潮一代”要比嘻哈的从业者们浪漫得多——他们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真诚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抗争”之外,他们对新技术、新世界、新的全球化趋势采取无可救药的乐观态度。
1980 年代,逐渐得势的新保守主义打压了摇滚的反抗精神,“婴儿潮一代”步入中产,变得像他们的父辈一样追求稳定和安全感,摇滚因此失去了它最重要的参与者。
到了 1990 年代,逐渐被商业元素收编的摇滚结束了属于它的黄金年代,这造成的一个后遗症是之后年轻的有活力的创造者的缺失。现在提到摇滚艺人,最初闪现的很可能还是 1990 年代之前的那一批。
3、为消费主义量身定制
自诞生开始,说唱就可以和商业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作为嘻哈中的音乐环节,它自然带有叛逆张扬的属性,但这种属性并没有把商业文化排斥在外,对 1990 年代之后就渗透到全球文化的消费主义而言,这种结合不仅支持了一种音乐类型的发展,而且相辅相成,让全世界的爱好者无障碍了解彼此要表达的内容。
《嘻哈这门生意》的作者丹·查纳斯在谈到 Jay-Z 成立的厂牌 Roc-A-Fella Record 时说过这样的话:“这是在传递一个信息:嘻哈对于粉丝可以是任何东西。它不只是音乐,不只是娱乐,可以是他们穿的衣服,他们说的语言,他们读的书,甚至是他们花的钱。”
这种结合被称为“嘻哈的生活方式”。你可以看到的是大街小巷的嘻哈风和潮牌,即使仅仅是在娱乐产业,也可以发现嘻哈的跨界结合,那些通过音乐功成名就的艺人成为了影视作品聚焦的对象,而银幕上也出现了像是《嘻哈帝国》、《亚特兰大》这样与嘻哈音乐相关的作品。
如果谈到把嘻哈融入生活的代表,那么坎耶·维斯特是绕不过去的人物。时间往前推 10 年,把嘻哈和 Kanye West 联系在一起的词语可能是厉害的制作人、成功转型的歌手和芝加哥说唱的代表人物。现在的话,人们的反应更多的应该会是 Yeezy 鞋、争议以及生活方式。他和妻子金·卡戴珊不遗余力地展示着自己的生活,后者穿着 Yeezy 的街拍功效看上去足以媲美正式的发布会。在 Kanye West 身上,人们看到的嘻哈是一个品牌。
得益于社交网络的存在以及嘻哈与生活方式的连接,嘻哈音乐本身也就有了不同的宣发方式。还是可以拿坎耶·维斯特来举例。2010 年,他通过推特宣布自己创立的厂牌 GOOD Music 会在一段时间内,于每周五放送免费的音乐。这个为了推广自己专辑《My Beautiful Dark Twisted Fantasy》的活动不仅让粉丝每周在固定时间对新音乐翘首以盼,厂牌还通过这个活动让很多新人得以曝光,因为免费的歌曲一般都会有厂牌签约的歌手参与。到了 2016 年推广专辑《The Life of Pablo》的时候,他除了通过推特分享各种琐碎信息提高关注之外,还玩出了另外的花样——在 Yeezy 第三季的发布会上放了专辑的早期版本。
在福布斯收入最高艺人排行榜中,嘻哈艺人 Diddy 再一次排名榜首。为他带来收入的,除了嘻哈巡演,还有与伏特加品牌 Ciroc 的合作。
“我不仅仅是名人代言,我是品牌的建设者,是奢侈品品牌的建设者。”或许没有什么能比他的这句话更能描述嘻哈的消费主义属性了。
4、嘻哈的生力军
即使从起源 30 年后的状态来看,2010 年的嘻哈也要比摇滚的 1990 年好不少。在 2010 年度专辑销量榜单上,阿姆的《Recovery》排名榜首,初出茅庐的 Drake 则凭借《Thank Me Later》排在第八。
嘻哈有独特的造血机制,新人可以通过 mixtape 磨砺技术,而厂牌在推广上也可以采用老将带新人的方式,入围今年格莱美最佳新人的 Lil Uzi Vert 就是通过与 Migos 合作的作品第一次登上了 Billboard 单曲榜榜首的位置。
像 Drake 这样嘻哈歌手冒头即立刻受到认可的状态持续到了现在——Chance the Rapper 荣膺 2017 格莱美最佳新人。这个从芝加哥走出来的歌手受到了福音音乐的强烈影响,因此他总在作品里有不少基督教神学的元素。鉴于他的父亲曾是奥巴马竞选团队中的一员,他本人的社会公共议题的关注或许也并不足为奇。
嘻哈和节奏布鲁斯的新人也占领了这一届格莱美最佳新人的大半壁江山。如果都根据 Billboard 2017 年榜单来看,嘻哈年轻的力量也更充沛。年度 20 佳说唱专辑背后的平均年龄是 29.6 岁,而年度 25 佳摇滚背后的平均年龄大约为 32 岁。
年轻带来的结果便是有精力频繁输出作品。流媒体塑造了海量作品触手可得的音乐消费方式,人们当然还是会期待 60 甚至 70 岁的摇滚大师级人物的作品,但在他们慢工出细活的时候,嘻哈歌手很可能就填满了人们的歌单——2017 年 33 岁的 Future 一周之内发布两张专辑并分别登顶 Billboard 专辑榜榜首便是这样的例子。
阿姆为嘻哈这个形式打开了通向白人受众的大门。 2000 年 7 月,阿姆成为了第一位登上“嘻哈圣经” The Source 杂志封面的白人,在这之后的 10 年时间里,他成为了美国最卖座的艺人。他把自己生活的挣扎以及底特律的衰败写进歌曲,凭借机关枪一样的速度和眼花缭乱的韵脚,在这个黑人主导的领域里取得了受人尊敬的地位。
以美国现在的状态来看,极端主义复萌趋势的出现注定对种族主义的抗争会继续甚嚣尘上。阿姆在 BET 颁奖典礼上那段四分半的 freestyle 便是嘻哈抗议之声的代表。 就像嘻哈歌手 Joyner Lucas 在《I'm Not Racist》里唱的那样:阿姆反对特朗普,那是最酷的时刻,因为虽然他是白人,但他让我们知道他和我们站在同一阵线。
在 HBO 制作的《反叛者》播出后,阿姆和 Dr.Dre 的专辑销量出现了提升,《嘻哈帝国》第一季原声带在发行第一周就登上了 Billboard 专辑榜的首位,成为了 2010 年以来第一张发行一周就登上榜首的电视剧声带专辑。
与之相对,曾经与黑人紧密相连的摇滚则越来越白,受众范围因此缩小。Margo Jefferson 曾在 Harper’s 杂志中的 Ripping Off Black Music 有这样一段描述:吉米死掉的那晚,我梦见这是把黑人从摇滚中清洗出去的最新一步,这样在历史的记载中摇滚就可以被写成是白人发明的。我梦见,未来的一代会这样被教导:摇滚的起源可能和黑人有关,但是它是由白人兴盛的。
这并非痴人说梦。2011 年,纽约的一个摇滚电台的民意测试显示,在 1043 首最受欢迎的歌曲中,只有 22 首(约 2%)是由黑人创作的,其中的 16 首还是来自逝去已久的吉米·亨德里克斯——也就是 Margo Jefferson 梦中的吉米。
当然,这一切都源于自由表达。嘻哈无法在中国的主流文化里生长有众多原因,而这必然是其中之一。
(来源:好奇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