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园区中的机器人送餐员

雷锋网

text

2020年的年后复工,带着些许阵痛,这样的阵痛不仅来自企业的焦虑,也来自员工的担忧。

疫情之下,佩戴着厚重的口罩穿行在稀稀落落的人群中,小心翼翼地呼吸着周围的空气,经过多道关卡到达公司后,又为午饭发愁。复工前,曾有不少网友戏称“取快递堪比谍战片”,取外卖又何尝不是。

其实并不是所有公司员工都需要考虑这一问题,坐落在北京北五环的东升科技园早在去年9月就已引入一款名为「Segway配送机器人S2」的机器人在园区内送餐,据官方透露,“随着园区内企业复工企业越来越多,我们这周考虑再增加部署2-3台配送机器人。”

1、园区中的机器人送餐员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保守估计,目前国内外卖配送员有500多万人,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为各大城市中的上班族输送着午餐、晚餐。

2020年年后复工后,外卖小哥有点慌,因为由疫情兴起的“无接触服务”让机器人开始进入这一行业,尤其一些科技园区内,开始引入配送机器人。其中,东升科技园就是这样一座园区。

东升科技园坐落于北京北五环,园区内已有超过200家企业,2月过后,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复工,目前复工率已经超过50%,本周复工企业将达到2/3。然而还没有完全结束的疫情使得园区中员工就餐问题逐渐被放大,这时,已在园区中试运营有小半年的配送机器人终于等到了转正的机会。

以上就是「Segway配送机器人S2」(以下简称:S2)为用户送餐的全过程。

2019年8月,九号机器人正式对外发布第二代配送机器人S2,据九号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王野称,“在此之前,我们第一代配送机器人与美团等行业合作伙伴已经持续产生5000多公里的运行里程,每百公里人工干预次数从5次改善到1.5次。”

S2正式发布后不久,就正式部署到了九号机器人总部所在园区——东升科技园。

东升科技园是一座相对封闭的科技园区,即使园区内的企业员工进入园区也需要刷卡,快递、外卖等更是只能在园区外等候领取。好在,园区内各项配套服务设施完善,地下负一层有美食街,汉堡王、吉野家、喜茶等一应俱全,外加园区本身还配有三个食堂,基本能够解决园区内企业员工用餐问题。

然而,园区内的配送却成了问题,甚至不少商家不提供配送服务。也正是这样的特殊环境,让九号机器人将其S2应用到餐饮配送环节就顺理成章了。

九号机器人最初在园区内B6号楼部署了数台机器人,先后与酷沙拉、面爱面和啤酒屋进行了合作。

“东升科技园园区内有很多栋写字楼,有的写字楼负一层有地下商业街,我们通过与商家合作并接入我们的机器人系统,为其进行外卖配送,我们所在的B6号楼每天的配送单量就有80~100单。”

九号机器人Segway Robotics业务负责人告诉雷锋网。

园区内,通过机器人配送不仅为用户带来了方便,为商家节省了人力,在经济收入上也带来了实际效益。

据九号机器人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接入的商家,日配送单量增长了30%-50%。这一方面得益于配送效率的提升,S2每单平均配送时长为8分钟;另一方面,也在于引入配送机器人,“出餐高峰期”得到延长。

“园区内为了错峰用餐,有10:30用餐的、也有1:00~1:30错峰用餐的人。我们的配送系统支持预定单,可以将用餐高峰期到来之前及高峰期后的时间效率很好地利用起来。

平时可能只有12:00~12:30期间用餐特别密集,S2相当于将商家出餐高峰期延长了——从上午10:30到下午2:00一直源源不断通过我们的平台有引入订单,为商家带来订单增量。”

尽管如此,倘若以九号机器人的正常业务发展速度,年后即将陆续接入的商家也只有有汉堡王、吉野家、喜茶三家连锁店。然而,受疫情影响,复工后,S2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九号机器人开始与园区食堂合作做餐饮配送。

东升科技园其实有运营三个食堂,分别设在三座不同楼宇内的地下楼层。复工后,食堂是不开放堂食,但是会照常出餐,用户可以自取或由员工送餐到大厅,这为餐厅员工和用户带来了不少麻烦。“我们现在与园区合作,通过APP来做订餐服务,用机器人进行送餐。”

值得注意的是,S2标配4个舱体,由于现在有些企业会进行“团购”,S2舱体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可以以公司为目的地一次性送四家公司的餐,提升配送效率。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速,类似东升科技园这样的科技园区、产业园区,全国已有超过15000个,部分巨头企业在此次疫情后也纷纷在自家园区引入配送机器人,与此相关的运营体系也在逐步搭建中。

2、谁为机器人配送员买单?

在这样的体系中,谁是园区中配送机器人的运营主体?

九号机器人Segway Robotics业务负责人告诉雷锋网,目前,九号机器人尚处于自主运营状态。

“目前园区内配送机器人的产业链并没有分割得很清楚,从研发到生产、推广、运营、售后,现在还全是我们一手包办的。

在运营上,我们用机器人配送也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与物业进行分成。”

随着地产商、产业园区开始寻求服务化升级空间,产业链上下游越来越清晰,也逐渐有越来越多的第三方主体愿意做这样的运营工作。

“现在也有一些主体愿意来做运营,尤其在疫情后,有更多主体愿意去做机器人运营的事,例如园区物业,以及做社区电商、电梯维保等物业外包服务的公司,他们本身接触到的此类用户和需求较多,因而也开始和我们接洽,需求运营合作。

随着产业链上下游分工越来越清晰,我们也准备把运营业务去分出去给专业的第三方运营公司,那到时候就可以是他们去拥有资产,他们去做运力的组合,然后再去做具体的运营,我们只做我们擅长的部分。”

不过,机器人运营体系搭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让第三方运营体系、乃至整个商业模式逐渐成形,仍有赖于配送机器人技术成熟度的进一步提升。

3、从单体智能到群体智能,配送机器人的2.0时代

从整体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来看,2015年前后,国内开始有大量创业公司入局。当第一个五年过去后,现在回头看,由于市场需求和利好政策推动,配送机器人开始显露头角,包括此前海底捞的室内餐饮配送应用、华住的酒店环境配送应用,在经历了几波市场教育、技术升级后,开始产生实际效益。

就技术上而言,机器人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机器人更多只是一个单个弱智能体。可以按预设线路运行,有短途的自动避障和局部的绕行功能,但是由于没有云端系统,机器人之间无法共享地图,每台机器人需要单独部署。这样的能力成就了早期如扫地机器人这样的C端消费产品,当时B端配送机器人基本上还只是酒店中用于提升品质的象征。

第二阶段,随着云端调度系统的搭建和应用,加速了机器人的场景的自学习、自适应和技术自迭代能力,引入了自动全局规划,群体智能也由此成为可能。

九号机器人作为配送机器人的早期入局者之一,从S1的试运营到S2的园区布局,也完成了自身的技术迭代。据官方透露,目前除了东升科技园外,S2也已有部署在日立电梯产业园、理想国际大厦、节能大厦、中国电信研究院等园区。

“目前,我们的S2的技术能力已经达到2.0阶段,拥有智能多机器人调度系统,能够实现智能全局路径规划,通过电梯中继,还可以实现跨座配送。”

Segway Robotics业务负责人解释称,用于S2全局路径规划的云端调度系统,目前主要有两大能力:

配送机器人从1.0阶段迈向2.0阶段的另一个标志性能力是:机器人垂直部署能力。所谓垂直部署能力,主要考虑的点就是如何将机器人与电梯系统做打通。

由于电梯属于特种安全设备,三年前,如何将机器人与电梯进行打通尚且是行业中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毕竟当时配送机器人还没有得到规模化应用,也没有为机器人企业颁发电梯认证资质的先例。

其实现在再看,主流配送机器人通过加装通讯模块,均已具备这项能力,不过能拿到电梯认证资质的却是机器人厂商却仍是少之又少。

作为为数不多拿到电梯认证资质的企业,早在2018年,九号机器人的电梯改造方案就已获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所认证及审批。因此,对于全国范围的指定电梯,S2可以通过加装通讯模块进行打通;对非指定电梯来,可以通过电梯改造进行打通。

“电梯认证其实是一个特别复杂的事儿,它不是一个技术问题,更多是政策问题。电梯在中国属于特种安全设备,各个地方有地方的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全国的‘总所’在廊坊(廊坊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我们现在既拿到了海淀区的认证资质,也拿到了全国“总所”的认证资质。”

政策的松绑、技术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为配送机器人进一步在园区下沉带来了机会,然而,机会也往往伴随着挑战。

4、园区配送,机器人离常态化运营还有多远?

随着疫情对“无接触服务”的一次全国性普及,酒店、餐厅,乃至园区对机器人,尤其配送机器人的需求开始不断反馈到机器人厂商手上。

然而,目前机器人在实际场景部署过程中仍在逐渐对自身稳定性及各项能力进行优化。

在稳定性方面,Segway Robotics业务负责人坦言称,园区配送机器人的成熟度现在确实还没有室内配送机器人的成熟度那么高。

“目前S2的任务成功率基本上已经达到了两个9(99%),我们未来的目标是逐渐实现三个9(99.9%)、4个9(99.99%)。”

在功能方面,S2在效率上已经有进一步提升,接下来也会向以下两个方向继续优化:

疫情中的复工潮,让园区中员工的餐饮配送问题开始受到关注,机器人配送适时而入。其实,各类配送场景基础能力相通,S2目前主要有外卖、快递、商家直送、普通跑腿四种应用模式。

“最初我们与东升科技园谈合作的时候,他们对我们快递解决方案更感兴趣,因为快递对园区内的环境有一定影响。疫情来临后,包括我们的商家直送、外卖配送成为无接触服务的一个“典范”应用,园区也开始有意愿去实际使用。”

随着企业大范围复工,用餐需求逐渐上升,九号机器人本周将会再增加投入2~3台配送机器人。接下来这波复工潮,S2将会迎来第一波考验。

“我们认为,接下来两年会是园区配送机器人的一个攻坚战,到2022年底,市面上现在超过5万栋甲级写字楼的存量市场,将会有30%-40%引入配送机器人并实现常态化运营。”

接下来两年,S2和它的兄弟们也将迎来更多的考验。